学习做猫好难啊[系统] 第172节
可邀请楚听乌就不一样了——
只要给她一个导演的身份,她能带来一整个免费的顶尖工作室。
既然目标是系统,楚听乌就问一下系统,由它做决定。
系统:“接!”
系统:“有章吗?”
楚听乌:“?”
系统把楚听乌的视频账号显示在面板上,在账号的认证中,除了签约up主之外,还有个“警方小助手”的认证称号,甚至送来了徽章和奖状——那么帮忙拍纪录片,怎么着也得给个“最佳猫猫”之类的称号吧!要网站上能认证,所有粉丝都能看到的那种。
楚听乌:“当导演和最佳猫猫能有什么关系……”
而且她也不算导演,她顶多只是掌镜……但楚听乌其实还挺有兴趣的,因为那大概能和另一位成熟的纪录片导演交流,并跟在后面偷学。
她试图说服系统这不合理,但系统说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楚听乌:“= =”
还是提了。
金城警方这边……居然同意了!
警方:“是给‘三五五’要的吧?”
三五五也不是一只没名气的猫了,至少在金城这里非常出名,算半个城猫。金城那么大,楚听乌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居然带着三五五走过了大部分地方,而当她不在金城时,三五五自己也是一只外向的、到处乱跑的猫。
她在警犬警猫训练基地那里留下了好印象,通过电影和综艺扩大了知名度,平日里还有很高的市民度(和国民度相对应),所以,警方那边“鼓捣”了一阵——
先给三五五颁布了一个不上报纸只上网媒的“见义勇为”。
楚听乌:“……?”
这见义勇为还是“真事”,前段时间在金城某景点有游客落水,落水地点恰好比较偏僻,没人经过,只有几只景点养的猫。
而三五五恰好在,她便跳……当然没跳,她只是找来了附近的交警,把人喊过去,把落水的倒霉游客捞了上来。
当然,有了这个见义勇为,警方那边就联络了一下风华网,试图帮楚听乌申请这个“最佳猫猫”的认证。
毕竟楚听乌的id里有人也有猫,那么给猫认证一下也不奇怪吧?
……应该不是给人认证的吧?
因为已经是第二次了,风华网工作人员倒是很淡定:
“最佳猫猫”这个认证太宽泛了,对萌宠区的其他up……不是,其他猫不太公平,要不换个更具体一点的认证标签呢?
消息还没传过来,系统已经知道了。
系统:“那就‘最棒的小猫’吧?”
楚听乌:你这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吗,只是换了描述词啊!
不过,有一就有二……她还是原封不动地告知了金城警方。
令楚听乌惊讶的是——这次,认证居然下来了!
她很久之后才知道,风华网那边开会讨论了一下,认为“最佳猫猫”这个词条太官方和正式,但“最棒的小猫”就比较口语化,也没那么严格,可以直接给予认证。
唯一的问题就是三五五已经是成年大猫了,好像不太符合“小猫”这一描述?
……应该真的不是给人认证的吧?
楚听乌:“= =”
-
关于标签这一“预付款项”折腾了一周,正好那位纪录片导演也带着团队到了,楚听乌就在周六补课时默默地请假了。
当发现教室里没有她的身影时,老师见怪不怪地叹了口气。
但当发现周一楚听乌也没来上课时,老师:“?”
生物老师在办公室里问:“楚听乌又去演戏了吗?”
班主任头也不抬:“好像当导演去了,直接在校长那批的假条。”
生物老师:“……”
您这职业跨度是挺大的。
警方其实没想着让楚听乌请假拍摄来着……毕竟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导演本人可以不来,导演的团队到了就行。
不过楚听乌出示了自己的出勤记录和考试成绩,警方就半放任了。
楚听乌先同另一位导演见了一面。
导演姓何,是体制内的人,年龄已经够当楚听乌的爷爷了,口头禅是“没事”“都行”“我觉得很好”,是拿上水杯就可以在路边看其他人下象棋的标准化大爷。
不过大爷穿着的并不是背心拖鞋,他更喜欢穿运动服。
得知楚听乌想跟着学习时,他就先问楚听乌:“看过哪些纪录片吗?”
楚听乌报了一串,何导的眉头一直皱着,最后楚听乌说到了《城市里的动物和我们》。
这是系统接的第一个单子,是风华网出品的一部纪录片。
何导:“……一部我导的都没有啊。”
楚听乌:“嗯=v=”
前面那些都是国外的野生动物类纪录片,最后一部同样是动物……但导演其实是何导的徒孙。
何导本人则拍过不少以艺术和建筑为主题的纪录片,还有关于伟人生平的,评价一直都很不错。
何导:“我其实也没什么好教的。”
“你想要拍一部纪录片……”他抬起手,慢慢地在空中划了一条直线,“这边是起点,这边是终点。你得先知道,你拍摄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目的就是终点,是要达成的目标,其实不对,目的才是你的起点。纪录片不是电影,官样纪录片就更不是了,你不会获得多少反馈,也不会获得多少成绩,而且,你不能给它编故事,你就只是记录下来——那么其实只要是能拿起摄像机的人,都可以拍纪录片。”
“我当年就只是个能拿起摄像机的人,因为我们没有什么成熟的纪录片导演,我上级看我平时也会拍拍花儿草儿的,就说老何,你上吧。”
何导似乎来了谈兴:“然后我就去拍了,当时我觉得拍纪录片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
楚听乌重复:“因为不能编故事,也没有什么人看。”
何导:“哎呦。”
何导:“那你为什么要拍呢?”
楚听乌:“我想看。”
何导:“这就是你的目的,也是你的起点,接下来从这个起点出发吧。”
既然是要拍摄实际工作中的警猫警犬,那么楚听乌等人是要随车的,甚至可能要跟着警察一起出动,一个人不够,但太多人也不行,器材要带什么也要重新定。楚听乌出门和连桐派来的人商量,何导的助理则问:“何导,你拍纪录片的起点也是‘我想看’吗?”
何导:“不啊。”
何导:“其实我一开始以为她会是‘想要记录下珍贵的画面’或者‘想要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知识’来着……”
但“我想看”,想看就拍了……可真是个简单又让人从心里感到欢喜的答案啊。
至于他自己,嗨,大概是真有点摄影天赋,所以其他人转行了,他还在拍,也可能……他的确是喜欢这一行的,把那些画面都记录在镜头里,看到他取舍过后的画面作为影像资料出现在电视中,让他打心里高兴。
谁说纪录片不能讲故事呢?你想讲的,都在镜头里了。
-
警犬警猫的日常其实很多,警方自己录的就能用,只需要再补拍一点镜头就行。
大头其实是出警的部分。
在那之前,楚听乌先当了一回何导的老师,教他如何使用无人机。
何导有些惊奇,他当然也用无人机拍* 过镜头,低空拍摄近景的无人飞行球优势在于比人类扛着的摄像头更便于挪动。一些长枪短炮没法进入的地方,无人机也能挤进去。而且因为球形的设计,它比起常用的无人机更加安全,除了成本外没有其他缺点。
何导本人不太擅长这种新科技,所以带了一名摄像,楚听乌则自己掌机——当然,其实是系统来拍。
她没有先拍警猫的部分,而是跟着何导去拍警犬。
何导也挺高兴:这样不就有两个镜头了嘛?
第一次跟随出警时,警察下车,楚听乌低头鼓捣了一下,她带来的箱子里……飞出了八个无人飞行球。
何导:“?”
摄像:“嗯……嗯?”
他跟过来的意义是什么?
楚听乌:“多机位能拍的镜头是不是更多一点?没用的就删掉好了。”
何导:“……行,就是这么富裕,有点不习惯。”
体会过这么富裕的日子,回头这孩子走了,他怎么拍啊!
牵着警犬,却被八个机位围绕住的警察:“……”
其实警犬要突然出动的情况并不多,这次是在做一个盗窃案时,发现了小偷住处楼下的草丛长势不对,经验丰富的法医看了一眼照片,就说:“刨开吧,带上狗。”
这就意味着这里很可能有个更大的案子了。
楚听乌还是第一次跟着办这种案子,一切,包括气味,都是陌生的。
何导猜到可能要有死人了,转头看了这里唯一的未成年一眼——
未成年眼睛亮晶晶的,完全看不出害怕。
虽说带警犬过来是找线索的,但不能一点方向都不给,就让狗去乱闻,那狗也会茫然。
所以前期的工作还是由人类来做,法医继续刨坑,痕检则进了现场,开始收集指纹等证据。这部分内容也拍了一点,还好是飞行球,可以在不碰触任何痕迹的情况下完成高精度的拍摄——他们这些普通人进现场,会影响到证据收集的。
小偷住在郊区,是一栋二层小楼,曾经是哥哥和嫂子的家,后来他入狱了好几回,哥嫂觉得他这样的小叔会影响孩子的教育,又没法把他赶出去,一咬牙,决定全家搬走。
搬走那天甚至一点消息都没透露,就是在小偷蹲牢房时搬的,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也没告诉邻居们。
没多久,尸骨被挖了出来,狗和楚听乌都打了个喷嚏。
警方也联络上了小偷的哥嫂——发现运气好也不好,因为尸体不是他们,这一家是真的搬家了。
对比了一下时间线后,警方发现——
周警官:“尸体应该是在项成新坐牢没出来,他哥哥嫂子都搬走之后那段时间埋进去的。当时房子是完全空置的,没有人……初步推断嫌疑人直接住在了他们家里,晚上埋尸,白天睡觉。”
只要给她一个导演的身份,她能带来一整个免费的顶尖工作室。
既然目标是系统,楚听乌就问一下系统,由它做决定。
系统:“接!”
系统:“有章吗?”
楚听乌:“?”
系统把楚听乌的视频账号显示在面板上,在账号的认证中,除了签约up主之外,还有个“警方小助手”的认证称号,甚至送来了徽章和奖状——那么帮忙拍纪录片,怎么着也得给个“最佳猫猫”之类的称号吧!要网站上能认证,所有粉丝都能看到的那种。
楚听乌:“当导演和最佳猫猫能有什么关系……”
而且她也不算导演,她顶多只是掌镜……但楚听乌其实还挺有兴趣的,因为那大概能和另一位成熟的纪录片导演交流,并跟在后面偷学。
她试图说服系统这不合理,但系统说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楚听乌:“= =”
还是提了。
金城警方这边……居然同意了!
警方:“是给‘三五五’要的吧?”
三五五也不是一只没名气的猫了,至少在金城这里非常出名,算半个城猫。金城那么大,楚听乌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居然带着三五五走过了大部分地方,而当她不在金城时,三五五自己也是一只外向的、到处乱跑的猫。
她在警犬警猫训练基地那里留下了好印象,通过电影和综艺扩大了知名度,平日里还有很高的市民度(和国民度相对应),所以,警方那边“鼓捣”了一阵——
先给三五五颁布了一个不上报纸只上网媒的“见义勇为”。
楚听乌:“……?”
这见义勇为还是“真事”,前段时间在金城某景点有游客落水,落水地点恰好比较偏僻,没人经过,只有几只景点养的猫。
而三五五恰好在,她便跳……当然没跳,她只是找来了附近的交警,把人喊过去,把落水的倒霉游客捞了上来。
当然,有了这个见义勇为,警方那边就联络了一下风华网,试图帮楚听乌申请这个“最佳猫猫”的认证。
毕竟楚听乌的id里有人也有猫,那么给猫认证一下也不奇怪吧?
……应该不是给人认证的吧?
因为已经是第二次了,风华网工作人员倒是很淡定:
“最佳猫猫”这个认证太宽泛了,对萌宠区的其他up……不是,其他猫不太公平,要不换个更具体一点的认证标签呢?
消息还没传过来,系统已经知道了。
系统:“那就‘最棒的小猫’吧?”
楚听乌:你这和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吗,只是换了描述词啊!
不过,有一就有二……她还是原封不动地告知了金城警方。
令楚听乌惊讶的是——这次,认证居然下来了!
她很久之后才知道,风华网那边开会讨论了一下,认为“最佳猫猫”这个词条太官方和正式,但“最棒的小猫”就比较口语化,也没那么严格,可以直接给予认证。
唯一的问题就是三五五已经是成年大猫了,好像不太符合“小猫”这一描述?
……应该真的不是给人认证的吧?
楚听乌:“= =”
-
关于标签这一“预付款项”折腾了一周,正好那位纪录片导演也带着团队到了,楚听乌就在周六补课时默默地请假了。
当发现教室里没有她的身影时,老师见怪不怪地叹了口气。
但当发现周一楚听乌也没来上课时,老师:“?”
生物老师在办公室里问:“楚听乌又去演戏了吗?”
班主任头也不抬:“好像当导演去了,直接在校长那批的假条。”
生物老师:“……”
您这职业跨度是挺大的。
警方其实没想着让楚听乌请假拍摄来着……毕竟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导演本人可以不来,导演的团队到了就行。
不过楚听乌出示了自己的出勤记录和考试成绩,警方就半放任了。
楚听乌先同另一位导演见了一面。
导演姓何,是体制内的人,年龄已经够当楚听乌的爷爷了,口头禅是“没事”“都行”“我觉得很好”,是拿上水杯就可以在路边看其他人下象棋的标准化大爷。
不过大爷穿着的并不是背心拖鞋,他更喜欢穿运动服。
得知楚听乌想跟着学习时,他就先问楚听乌:“看过哪些纪录片吗?”
楚听乌报了一串,何导的眉头一直皱着,最后楚听乌说到了《城市里的动物和我们》。
这是系统接的第一个单子,是风华网出品的一部纪录片。
何导:“……一部我导的都没有啊。”
楚听乌:“嗯=v=”
前面那些都是国外的野生动物类纪录片,最后一部同样是动物……但导演其实是何导的徒孙。
何导本人则拍过不少以艺术和建筑为主题的纪录片,还有关于伟人生平的,评价一直都很不错。
何导:“我其实也没什么好教的。”
“你想要拍一部纪录片……”他抬起手,慢慢地在空中划了一条直线,“这边是起点,这边是终点。你得先知道,你拍摄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目的就是终点,是要达成的目标,其实不对,目的才是你的起点。纪录片不是电影,官样纪录片就更不是了,你不会获得多少反馈,也不会获得多少成绩,而且,你不能给它编故事,你就只是记录下来——那么其实只要是能拿起摄像机的人,都可以拍纪录片。”
“我当年就只是个能拿起摄像机的人,因为我们没有什么成熟的纪录片导演,我上级看我平时也会拍拍花儿草儿的,就说老何,你上吧。”
何导似乎来了谈兴:“然后我就去拍了,当时我觉得拍纪录片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
楚听乌重复:“因为不能编故事,也没有什么人看。”
何导:“哎呦。”
何导:“那你为什么要拍呢?”
楚听乌:“我想看。”
何导:“这就是你的目的,也是你的起点,接下来从这个起点出发吧。”
既然是要拍摄实际工作中的警猫警犬,那么楚听乌等人是要随车的,甚至可能要跟着警察一起出动,一个人不够,但太多人也不行,器材要带什么也要重新定。楚听乌出门和连桐派来的人商量,何导的助理则问:“何导,你拍纪录片的起点也是‘我想看’吗?”
何导:“不啊。”
何导:“其实我一开始以为她会是‘想要记录下珍贵的画面’或者‘想要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知识’来着……”
但“我想看”,想看就拍了……可真是个简单又让人从心里感到欢喜的答案啊。
至于他自己,嗨,大概是真有点摄影天赋,所以其他人转行了,他还在拍,也可能……他的确是喜欢这一行的,把那些画面都记录在镜头里,看到他取舍过后的画面作为影像资料出现在电视中,让他打心里高兴。
谁说纪录片不能讲故事呢?你想讲的,都在镜头里了。
-
警犬警猫的日常其实很多,警方自己录的就能用,只需要再补拍一点镜头就行。
大头其实是出警的部分。
在那之前,楚听乌先当了一回何导的老师,教他如何使用无人机。
何导有些惊奇,他当然也用无人机拍* 过镜头,低空拍摄近景的无人飞行球优势在于比人类扛着的摄像头更便于挪动。一些长枪短炮没法进入的地方,无人机也能挤进去。而且因为球形的设计,它比起常用的无人机更加安全,除了成本外没有其他缺点。
何导本人不太擅长这种新科技,所以带了一名摄像,楚听乌则自己掌机——当然,其实是系统来拍。
她没有先拍警猫的部分,而是跟着何导去拍警犬。
何导也挺高兴:这样不就有两个镜头了嘛?
第一次跟随出警时,警察下车,楚听乌低头鼓捣了一下,她带来的箱子里……飞出了八个无人飞行球。
何导:“?”
摄像:“嗯……嗯?”
他跟过来的意义是什么?
楚听乌:“多机位能拍的镜头是不是更多一点?没用的就删掉好了。”
何导:“……行,就是这么富裕,有点不习惯。”
体会过这么富裕的日子,回头这孩子走了,他怎么拍啊!
牵着警犬,却被八个机位围绕住的警察:“……”
其实警犬要突然出动的情况并不多,这次是在做一个盗窃案时,发现了小偷住处楼下的草丛长势不对,经验丰富的法医看了一眼照片,就说:“刨开吧,带上狗。”
这就意味着这里很可能有个更大的案子了。
楚听乌还是第一次跟着办这种案子,一切,包括气味,都是陌生的。
何导猜到可能要有死人了,转头看了这里唯一的未成年一眼——
未成年眼睛亮晶晶的,完全看不出害怕。
虽说带警犬过来是找线索的,但不能一点方向都不给,就让狗去乱闻,那狗也会茫然。
所以前期的工作还是由人类来做,法医继续刨坑,痕检则进了现场,开始收集指纹等证据。这部分内容也拍了一点,还好是飞行球,可以在不碰触任何痕迹的情况下完成高精度的拍摄——他们这些普通人进现场,会影响到证据收集的。
小偷住在郊区,是一栋二层小楼,曾经是哥哥和嫂子的家,后来他入狱了好几回,哥嫂觉得他这样的小叔会影响孩子的教育,又没法把他赶出去,一咬牙,决定全家搬走。
搬走那天甚至一点消息都没透露,就是在小偷蹲牢房时搬的,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也没告诉邻居们。
没多久,尸骨被挖了出来,狗和楚听乌都打了个喷嚏。
警方也联络上了小偷的哥嫂——发现运气好也不好,因为尸体不是他们,这一家是真的搬家了。
对比了一下时间线后,警方发现——
周警官:“尸体应该是在项成新坐牢没出来,他哥哥嫂子都搬走之后那段时间埋进去的。当时房子是完全空置的,没有人……初步推断嫌疑人直接住在了他们家里,晚上埋尸,白天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