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这些事情,若是不寻思还好,真要想起来,心里不免有些隔阂。
  若是崔姨娘只是个死于产关、纯良无害的女子还罢,若是她真是蛇蝎心肠的恶毒妇人,那二郎是她的儿子,会不会类母?
  容娘不讨厌这个庶弟,乐意纵容三郎与之亲近,前提是庶弟是知道感恩、无害的,可不是打算养条毒蛇在身边。
  三郎没有容娘想的那么多,他只讪讪道:“听说有些人家,看到庶子庶孙聪敏,多会压制,不让越过嫡支去。祖母这样不念人情,是不是看出二郎聪敏能干,怕越过我去,才厌了二郎?”
  容娘闻言一愣,想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祖母最疼的不是儿子,而是嫡孙三郎,明晃晃地偏心偏疼。她这个孙女与五郎加起来,在祖母跟前的分量都比不过三郎一个。
  可是答案会这么简单么?
  去年道痴刚下山的时候,一个灰扑扑的小和尚,哪里露出聪敏来?就是出继后,他们也没想过二郎会这般勤勉地读书,顺利地过了县试、府试。
  去年的三郎,可是阖族闻名的少年才子。
  只为了一个防范,就不要一个孙子,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容娘眯了眯眼,等忙完当铺的事情,正可去探究探究往事,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
  没道理有什么大动静,母亲不知道,可是瞧她的讲述,当年似乎平静无波,不像有大事发生的样子……
  ※※※
  顺娘被王宁氏开解一番后,不再说什么不要的话,只是望向道痴的目光,尽是感激感动。
  日子平静无波,数日转眼而逝。
  王宁氏与顺娘开始掐着手指头,等乡试的消息。
  道痴则是觉得日子太清净了,有些不适应,仔细想了想,才发现好些天没有王琪的聒噪。
  这太不寻常,以前放三日假,王琪都要往外九房跑上一趟、两趟,这次一旬下来没动静。
  连王宁氏都开始念叨王琪,道痴正好几日没出门,想要出去透透气,便带了惊蛰,溜溜达达地到了宗房。
  等到了宗房,道痴才晓得王琪早在八月十六,就随王珍去了武昌府。
  道痴听了,不由后悔,之前听王琪说了一嘴,王珍中秋后去武昌府,主要是接二房两个考生。
  他当时正为老和尚逝去之事难受,没心思想旁的,听过就得。
  若是当时留意些,央了王珍一起出行,也能见见世面。
  可怜他来到大明这些年,就在安陆城打转转,最远的地方,就是梁王墓。现下说什么都迟了,算算日子,明日就是放榜之期……
  第九十七章 姻亲登门议远行
  武昌府距离安陆不到三百里,快马加鞭两日便能到了。因此,八月二十八黄昏,王珍打发回来报信的长随就到了安陆。
  宗房在欢天喜地之下,不忘打发人四下报信。
  外九房这边,随之得了消息,张庆和中了榜上有名,位列第二十三名。宗房的兄弟两个,一个第七,一个四十六。
  不拘名次如何,单说这表兄弟两个都能榜上有名,已经实为不易。毕竟整个湖北地区的举人名额,每科不足五十人,录取率在百分之三、四左右。
  安陆城过去应试的生员上百人,也只取中五个,除了表兄弟三人外,还有郑家的一个子侄,一个姓名不显的寒门学子。
  对于张庆和这个名次,道痴觉得正好。若是张庆和上来就是谢元之才,那张家那边的人,说不定又有得挑剔这门亲事。
  不过若是这个排名是张庆和正常应对所出,并没有临时怯场之利之类的,那他明年参加会试能取中的机会寥寥无几。
  会试的录取比例,虽比乡试的要高,百中取七、八人,可是千里迢迢奔京城应试的,有几个没两把刷子,有的还是连续下场几科的老人。
  张庆和与这些人相争,实没什么胜算。
  不过会试之类的先不说,起码过了乡试也是好消息不是。
  次日,王宁氏便预备了贺礼,带了道痴去宗房道贺。
  王家的姻亲故旧,邻里街坊,该得了消息的都得了消息,贺客盈门。兄弟双举人,搁在谁家,都是体面的大喜事。
  虽说本主还在武昌府谢师,可宗房这边已经摆开流水席。王家内外房二十多个房头,有头有脸的都来了。
  王老太爷心情大好,嗓门都比平素响亮几分。
  不过宗房这边热闹虽热闹,却因王珍不在的缘故,迎来送往中略显杂乱。老太爷发现不对,便提溜王青洪出来,让他出面待客。
  王青洪父母官出身,做到三品参政,负责个流失宴,不过是玩儿似的,点了几个子侄管事、少一时便安排得妥妥当当。
  族中太爷们见了,少不得又褒赞一番,又由王青洪提及三郎。
  三郎与宗房六郎,都是明年参加院试,要是顺利,参加三年后的乡试。王青洪笑着听了,心里却越发不是滋味,不由自主地望向与子侄们一堆站着的三郎。
  三郎旁边,站着个素服少年,即便只是看到一个背影,王青洪也认出那就是与自己父子缘薄的庶子。
  他垂下眼帘,看了看杯中酒,只觉得嘴里发苦……
  道痴被三郎拉过来说了一会儿话,便开口告辞。王宁氏会留在这边吃席,他还要往张家走一遭。
  王琪不在,王六郎向来又不待见三郎,三郎呆着也无趣,听闻道痴要去张家,便念叨要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