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可错过的美景
  第三章
  不可错过的美景
  城市站立出国家的姿态,而建筑铭刻着城市的记忆。古老的莫斯科红场在战火中举行盛大阅兵式,雄伟的克里姆林宫成为整个俄罗斯的政治中心,瓦西里升天教堂的惊艳之姿令全世界侧目,冬宫转变为巨大的艺术宝库,夏宫则堪比俄罗斯的凡尔赛……见证一个城市的嬗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亲临此地。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你会调动全身的感官去亲近那座城市吗?俄罗斯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乐意将全部美景展示给每一位友善的客人。
  古老的莫斯科红场
  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必然具有非凡意义,当它承载一段关乎国家存亡的厚重历史,更有可能被赋予一场极高礼遇——红场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它亲历过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俄罗斯人的骄傲。
  ◎广场与经典建筑
  红场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南北长700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是天安门广场面积的1/5。整个广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地面铺装非常独特,全由一块块长方形的黑红色条石铺筑而成。
  在几百年变迁中,红场经历过数次整修与扩建,却一直保持着古朴庄严的格局与风貌,四面俱为经典的地标性建筑,这些建筑的主色调均采用了红色。
  红场全景
  它的西面紧依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北面是巍峨庄严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南面是宗教建筑瓦西里升天教堂,教堂不远处有一座圆形高台,那是当年沙皇政府宣读诏书、判决书并执行死刑的地方;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的古姆商场。列宁墓位于克里姆林宫一侧宫墙的中段,陵墓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重约60吨的石碑。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立有12块苏联时期政治家的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人。广场附近还建有为了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国家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
  ◎炮火中的盛大阅兵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5世纪。当时,沙皇伊凡三世在莫斯科的东郊建起一片“城外工商区”。16世纪初期,一场大火席卷而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火灾广场”。1662年,火灾广场改名为“红场”。在俄语里,“红色”有“美丽的”意思,故而红场意即“美丽的广场”。此后,这里开始渐渐发展成莫斯科的商业中心,不久又成为沙皇政府宣读重要诏书和举行凯旋检阅的场所。
  红场的大规模扩建始于1812年。那一年俄法战争结束后,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退出了东方战场。莫斯科人民开始重建家园,红场得到了首次拓建。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的铁甲猛兽悍然入侵俄罗斯大片领土,这个大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红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苏联红军们冒着炮火从红场奔赴战场。
  如果说有某种标志能够代表那场伟大的战争,那么莫斯科红场肯定名列其中。这座广场面积并不算大,却汇集着苏联全体军民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承载着一段用炮火和血肉筑就的丰功伟绩。即便是在和平年代,它的每一块条石,它所拥有的每一座建筑与雕塑,仍然值得到场的游客们肃然起敬。
  雄伟的克里姆林宫
  “有什么能与克里姆林宫相比呢?那层叠起伏的高墙,那金碧辉煌的教堂。它矗立在高山之上,仿佛君王头顶代表权力的皇冠。”在作家的笔下,庄严雄浑的克里姆林宫初现王者之姿。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这个权力中心与红场一样,早已成为国家的象征。
  ◎莫斯科的心脏
  “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政权的中心。从建成年代来看,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从地理版图来看,它是莫斯科的心脏、整个俄罗斯的心脏。
  陈列在克里姆林宫前的沙皇钟
  这座雄伟的宫殿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冈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面积27.5万平方米。红色的宫墙大致呈三角形,长约2300米,沿墙耸立着20座精美的塔楼。1935年,人们在五座最高的塔楼上各装了一颗直径6米的红宝石五角星,并内置5000瓦功率照明灯,令其闪闪红光昼夜可见。
  俄罗斯的历史不算漫长,却为克里姆林宫赋予了多重身份:它曾是俄国东正教的活动中心,曾是历代君王的皇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现在又是俄罗斯总统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地点。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当年的莫斯科大公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全部历史。
  复杂的身份与历史的变迁令这座庞大的建筑最终呈现为一组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群。越过那道高大的宫墙,可以看到里面主要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大克里姆林宫、天使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捷列姆诺依宫、武器库、大会堂、兵工厂与塔楼等。这些独立的建筑单元融合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希腊和罗马等不同风格,构成一组雄伟壮丽的艺术建筑群,同时也造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组伟大作品。
  ◎宫中的经典建筑
  伊凡大帝钟楼
  克里姆林宫中的首要建筑是大克里姆林宫。这是一座面向莫斯科河、拥有700个房间的白色漂亮建筑。它的外部有三层高窗,内部实际上只有两层,第一层陈列着青铜制品、精致瓷器和19世纪的古典家具,第二层辟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此处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沙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陈列在克里姆林宫的沙皇炮
  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是宫中最高的建筑,钟楼全高81米,两侧分别置有一尊“钟王”和“炮王”,钟楼里面还藏有50多口铜钟。这座建筑本来只有三层,后来增至五层,登上顶端可将莫斯科全景一览无余。
  圣母升天大教堂西门
  圣母升天大教堂曾经是俄罗斯的国教大教堂,安葬着多位主教,当伊凡雷帝给自己戴上沙皇的头衔以后,它又成了沙皇加冕的教堂。这座教堂的金色圆顶闪闪发光,墙壁和屋顶上绘有许多圣像画和彩色浮雕壁画,教堂里有一个精美的银制大吊灯,据说是为了庆祝夺回被拿破仑军队抢走的300千克黄金和5吨白银而特意建造。
  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南面是天使长教堂,这里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大名鼎鼎的伊凡雷帝即葬在此处。
  武器库位于西边一角,现在改称“武器博物馆”,里面收藏着盾、剑等各种古代武器,还有铠甲、皇冠、袍子、马车、雪橇及珠宝等。旁边是一处珍宝馆,馆内全是数代沙皇与皇后们收藏的各种奢华珠宝,包括王冠、纯金权杖、伊凡雷帝的象牙宝座、银制封皮上镶有3000多颗宝石的《圣经》等。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枚190克拉的顶级美钻,那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人格里戈里·奥尔洛夫送给她的珍贵礼物。
  由此可见,克里姆林宫不仅是政治中心、宗教建筑的典范,还是一座艺术珍品的储藏宫。它是俄罗斯人民最珍视的一项文化遗产,值得所有人观瞻与仰望。
  瓦西里升天教堂:一个石头的神话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座教堂都是世界上令人惊艳的建筑。从规模和年代来讲,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教堂显然比不上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西班牙的神圣家族大教堂等。但若是比一比谁更美丽,恐怕全世界所有的教堂都要对它礼让三分。
  ◎现实版的童话城堡
  19世纪莫斯科大火前的红场和瓦西里升天教堂
  能够逼退强大的竞争者,瓦西里升天教堂的“颜值”指数相当高。它身姿玲珑曼妙,色彩靓丽醒目,安然端坐于红场南端,显得孤傲又美丽,完全是一座现实版的童话城堡。在许多建筑大师的心目中,这座教堂已被列入世界八大奇景之一,更多人还把它视为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的一种象征。
  回廊里精美的壁画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由九座小教堂组成。排列粗看似如迷宫般错综复杂,其实布局很有规律:中央教堂其实是一座拱顶高耸的中心塔楼,全高47米,塔楼的穹顶“洋葱头”金光灿烂,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设有一圈精致美丽的风窗。
  在中央教堂的周围环绕着四座带有八角形塔的大礼拜堂,各组斜对角线上又有四座小礼拜堂,每座礼拜堂的顶部均有巨大的“洋葱头”穹顶,而且它们的正门全部朝向中央教堂的回廊,教堂外部四周环绕着走廊和楼梯,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景。
  那九个“洋葱头”是整座建筑的精华元素,有的呈现螺旋形,有的呈现菱形,表面花纹凹凸、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簇升腾燃烧的火焰,又如一枚枚打磨精细的彩色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进入教堂内部,可以看到平顶天花板上绘有16~17世纪的壁画,所有的过道和窗边墙壁上也都绘有大量壁画。整个内部空间辟出了两层陈列室,用来摆放着16世纪俄军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以及进攻喀山的作战计划。
  在莫斯科红场上,位于瓦西里升天教堂对面的是国家历史博物馆。由于该教堂本身即为一座精美的古典建筑,故而又被赋予了另外一个身份——国家历史博物馆分馆。
  ◎那段历史与传说
  世间再美好的事物,也可能与黑暗相伴。在瓦西里升天教堂的艳丽外表之下,隐藏着一段血腥历史,其缔造者便是俄罗斯历史上那位残暴沙皇伊凡雷帝。
  瓦西里升天教堂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其九个“洋葱头”的色彩在夜幕下最为好看。
  16世纪中期,伊凡雷帝率领俄军对喀山汗国发起了一场战争。传说在出征前,曾有位疯疯癫癫的修士瓦西里预言:“喀山之役,大帝将获全胜,但到了晚年,他会杀掉自己唯一的继承人。”
  预言很快变成现实,当伊凡雷帝如愿征服了喀山汗国,开始对这位修道士深信不疑。为了纪念喀山之战,他于1553年下令兴建一座大型建筑,此项工程交由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负责。一年以后,莫斯科中心立起七座木质教堂。1559年,它们被加建成九座石质教堂,主台柱高约57米,为当时莫斯科的最高建筑。由于修士瓦西里在此苦修多年直到逝世,教堂遂被命名为瓦西里升天教堂。
  为何教堂会由七座加建为九座?传说在攻打喀山汗国时,俄军遭遇了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后来得到八位圣人的帮助,才最终征服了对手。为了纪念八位圣人,伊凡雷帝决定将教堂加建为九座,周围八座教堂的八个穹顶代表着八位圣人,最高的中央教堂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上帝。加建工程完工以后,这座教堂以丰富艳丽的色彩、精妙绝伦的结构征服了整个莫斯科。伊凡雷帝担心以后会出现更美丽的教堂,竟然下令刺瞎了建筑师的双眼!——这个残暴的君王由此获称“恐怖的伊凡”。
  喀山之战中究竟有没有出现八位圣人?伊凡雷帝有没有对建筑师用此酷刑?久远的传说现已无法考证,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着九个“洋葱头”的圣瓦里升天教堂从此成为莫斯科的象征。
  在其后一段战乱年代里,这座美丽的教堂未能逃过炮火的侵袭,一度沦为危旧建筑。进入20世纪以后,经过几次全力修缮,瓦西里升天教堂终于蜕变为今日容颜。据说,当时仅为覆盖九个穹顶就用去了大约30吨一毫米厚的铜板,教堂顶部的十字架和镂花檐板也全部重新镀金。
  矗立在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现已经成为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一座无可匹敌的伟大建筑,那九个精美绝伦的“洋葱头”穹顶也令它在世界建筑史上体现出鲜明个性。由于教堂本身是石质结构,而且美得极不现实,故而又被人们誉为“一个石头的神话”。
  大剧院:绝佳的视听享受
  “没去过大剧院,就等于没来过莫斯科。”——很多莫斯科人都会热情地向外国游客介绍莫斯科大剧院。的确,能在俄罗斯首都最有名的剧院里听一场歌剧,或看一场芭蕾舞表演,对外国游客来说可能是一生的荣幸,因为大剧院将赐予他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全国最古老的剧院
  大剧院全称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又可音译为博利绍伊剧院。在俄语里,博利绍伊是“大”的意思。它是莫斯科最负盛名的芭蕾舞与歌剧剧院,也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剧院。
  该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31年,某个来自意大利的歌剧团在莫斯科演出,全城人首次欣赏到歌剧这种高雅的艺术。十几年过去,莫斯科终于建起了第一个歌剧院。
  剧院门前的青铜双轮战车
  1856年,人们在重建后的大剧院观赏演出时的盛况。
  1775年,时任莫斯科州监察长的乌鲁索夫公爵请求叶卡捷琳娜女皇恩准自己资助筹建一个新剧院,并向女皇承诺:“招一批好演员,建一个好的芭蕾舞团。”第二年,在公爵的全力推动下,俄国第一个音乐剧院——莫斯科俄罗斯剧院建成了,它就是大剧院的前身。当时,剧院的演员都是一些为贵族服务的农奴,或是孤儿院的儿童。
  不幸的是,这座木质结构建筑在建成后的半个世纪里,连续遭遇两次火灾,烧毁了大部分建筑。1825年,著名建筑师博韦对它进行重新设计,而后又全力主持修建。1856年,获得再次重生的大剧院顺利落成。1958年,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建,最终使其成为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剧院建筑。
  ◎宏伟的建筑
  作为俄罗斯的文化中心,莫斯科的艺术氛围一直比较浓厚,现已建成了二三十座大中型剧院。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这座古老的莫斯科大剧院。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
  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距离红场很近,是一座高约40米的乳白色古典主义建筑。它的正门前面竖立着八根高15米的白色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门廊上方装饰着艺术之神阿波罗驾驭着马车的青铜雕像,造型非常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整座建筑的风格雄奇壮丽,内部设施相当完善。位于中央的演出大厅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调,富丽堂皇,气势逼人,包厢共有6层,全高21米。舞台上可以容纳1500人同时演出,大厅里设有2150个座位,无论观众处于哪个角落,都可以享受到绝佳的音响效果。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花篮式大吊灯,造型华丽、光芒四射,为整个空间提供了主要照明。
  剧院外部的广场犹如一座花园,随处可见鲜艳的花朵、葱郁的绿草、流动的喷泉、白色的石阶,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身心舒畅。
  ◎大剧院的《天鹅湖》
  从当年的俄罗斯剧院到今天的大剧院,莫斯科人民已经陪伴着它走过了200多年。除了首场演出,大剧院于其后上演的剧目几乎全是俄罗斯经典歌剧。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达尔戈梅日斯基的《石客》、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等。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200多年以来,大剧院里还陆续走出过一批优秀的歌唱家与舞蹈明星,比如夏利亚宾、涅日丹诺娃、伊凡诺夫、阿尔希波娃与乌瓦洛夫、加林娜·乌兰诺娃等人。
  如果要问大剧院的代表作是什么,回答肯定是芭蕾舞剧《天鹅湖》。1877年,《天鹅湖》在大剧院首演时反响平平。20多年后,此剧经过重新编排,再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结果一炮打响,名声大噪,《天鹅湖》相继被许多国家搬上了舞台。直到今天,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代表作已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上百个版本,但莫斯科大剧院的《天鹅湖》仍然是人们公认的最经典版本。
  坎坷与荣耀已成过往,大剧院现在是莫斯科的艺术象征,也是俄罗斯通往世界舞台的一张金质名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它的地位等同于克里姆林宫,因为“后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是艺术的圣殿”。
  夜色中肃穆庄严的大剧院
  普希金广场: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国小说之父”。在俄罗斯的大型城市里,时常可以见到以普希金命名的博物馆、文学馆或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莫斯科就有一座普希金广场,人们说:“如果红场是莫斯科的心脏,那么普希金广场是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莫斯科早先曾有一座苦行修道院,人们把修道院旁边的广场称作“苦行广场”。1937年,为了纪念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扩建了苦行广场,将其改名为普希金广场。
  这座广场上矗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它由19世纪后半期在巨型雕塑领域富有才华的雕刻大师亚·米·奥佩库申设计建造。1860年,纪念像建成于圣彼得堡的皇村,准备在普希金所读中学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上揭幕亮相,但后来被移往莫斯科。1880年,莫斯科人民为纪念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雕像基座上刻着普希金的诗句:“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祈求过怜悯和同情。”
  普希金广场居于闹市之中,附近辟有一座美丽的街心花园,花园里遍地鲜花,还建有大理石喷泉、花岗石台阶与古朴灯饰,景色优美。平时这里是年轻人青睐的约会场所,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但一到6月6日普希金生日之时,广场上便会涌现许多手捧鲜花的人们。他们为伟大的诗人献上诚挚的敬意,不少人还会坐在街心公园的长椅上,深情地朗诵诗人的作品。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在文学生涯中,普希金为俄罗斯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代表作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有人认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不幸的是,令人们如此喜爱的这位诗人却英年早逝,他的离去缘于一场由感情引爆的决斗。
  普希金与妻子结婚后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时光,不久,有位法国宪兵队队长丹特斯开始向他妻子大献殷勤。1837年,两位情敌展开了一场决斗,结果普希金身受重伤,两日后不治而亡,死时年仅38岁。当时的俄罗文学界曾发出一声悲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之死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生前曾下过一道匪夷所思的禁令——“家族后裔不得写诗”。曾经写下无数名诗佳句的诗人为何会出此言?这个秘密至今也无人知晓。
  屹立在广场上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第一步行街”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有两条相互毗邻、人气很旺的大街,一条是旧阿尔巴特街,另一条是新阿尔巴特街。前者禁止一切车辆通过,号称全市“第一步行街”,后者商铺遍地、品牌林立,是一条现代商业街道。二者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旧阿尔巴特街,也更习惯于把它直接称作“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的精灵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条富有生机、充满魅力的步行街。它紧邻莫斯科河,长不过八九百米,宽不过十来米,既没有高尔基大街的繁华,也不像列宁大道那般宽阔,却风情浓厚、魅力独具,并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
  阿尔巴特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那时它是从克里姆林宫通往斯摩棱斯克大道的起点,克里姆林宫的工匠们大多居住在这里,因此周围有好几条街道都以工匠的名字来命名,比如普罗特尼科夫(木匠)大街、塞瑞布亚尼(银匠)大街和科拉什尼(面点师)大街。进入19世纪,阿尔巴特街成为王公贵族们钟爱的地方。到了20世纪,它又变成大众喜爱的一条购物街。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喜欢在这条方砖铺成的购物街上打发时间。街道两侧那些古朴老店、传统工艺品特色店比比皆是,各种有趣的小商品更是种类繁多,比如做工精细的大草鞋、漂亮暖和的皮帽子、稀奇古怪的护身符、年代久远的宣传画,还有仿造的各种小古董、小雕像,以及印有领导人头像的玩偶套娃等。一批现代时尚的酒吧、咖啡店、服装店、礼品店也夹杂其间,为大街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
  ◎名人故居与艺术天堂
  阿尔巴特街上最富有历史韵味的地方当属那些民居古建。据说俄罗斯有不少名门望族都曾在此落户,比如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家族,有心人仍能在门楣上发现他们的家族名号。
  阿尔巴特街53号非常有名,因为这里是诗人普希金的故居。1831年,普希金与“俄国第一美女”娜塔丽娅结婚后在此居住数月,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如今,这幢房屋已被改建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内部分为两层,一层展示了诗人的部分作品和常用物件,二层是一个具有19世纪早期装饰风格的房间。在普希金故居的对面,静静矗立着一座诗人与妻子的青铜雕塑。
  53号附近还保存着另一些文化名人的故居,比如作家安德烈·别雷故居、小说家莱蒙托夫故居、建筑师梅利尼科夫故居、作曲家斯克里亚宾故居等。阿纳托利·纳乌莫维奇·雷巴科夫写过一部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让这条大街更加声名远扬。
  除了名人故居以外,阿尔巴特街还是画家的天堂。街道两边布满了画摊,摆有各种风格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年轻的画家们有的推销油画,有的现场作画,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人。显然,他们现在还远远不能和列宾、列维坦相提并论,但谁敢说未来的大师不会出自其中呢?
  艺术与商业、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阿尔巴特街上交融,同时展现出莫斯科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被誉为“莫斯科的精灵”的阿尔巴特街
  美丽的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是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世界上有多个取名“圣三一”的教堂,比如罗马圣三一教堂、伦敦圣三一教堂等。在莫科斯东北处70千米远的谢尔盖耶夫市,也建有一座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在许多俄罗斯人看来,本国历史至少有一半都与东正教相关,而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正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
  ◎创建人谢尔盖
  这座教堂的创建人名为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谢尔盖23岁时,与哥哥一起在荒郊丛林中建起一座简陋的小教堂,专心侍奉三一上帝,信奉东正教,过起了隐居生活。由于生活过于艰苦,哥哥不久离开此地,谢尔盖独自坚守,潜心修行,即便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也没有中断自己的虔诚之心,再加上他积极帮助那些逃难的人们,很快博得了圣人之名。
  建于中世纪的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被政为“莫斯科金环上的美丽明珠”,是俄罗斯东正教虔敬与精神教化的中心,其中最著名的圣三一大教堂是其核心。
  追随谢尔盖的修道者越来越多,他们陆续迁来定居此地,并在谢尔盖的教化之下信奉东正教,而后又广播教义。渐渐地,俄罗斯的中心地区及东北地区相继建起了几十座教堂,位于谢尔盖耶夫的这座教堂遂被视为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
  若干年过去,当年那座简陋的小教堂已发展成一处占地面积广大、物资丰富的大教堂。在战乱时期,这里储存过大量的武器弹药与食物,成为莫斯科北方的一道防御阵地。1608年,波兰军队欲从谢尔盖耶夫打开一道通往莫斯科的缺口,却没想到遭到顽强抵抗,竟被阻击了16个月!
  1988年,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职能。1993年,这座著名的宗教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正教建筑精品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现已成为俄罗斯古典建筑群落的一个标杆之作。它拥有不同时期所建、不同形式的多座教堂,包括圣三一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及塔楼、圣母升天教堂、斋房、11座塔楼、慈善医院等。
  走进这座大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个线条柔美、色彩鲜明的“洋葱头”。中间一座“洋葱头”金光闪闪,其他4个“洋葱头”皆为蓝色,其间又点缀着金色的星月图案。这5个穹顶都属于圣母升天教堂,教堂里面保存着不少17世纪的精美壁画。
  这组建筑群落中最有名的要属圣三一教堂,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此处保存着创建人谢尔盖的陵墓,还可以看到俄罗斯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的不少壁画作品。卢布廖夫以画《三圣像》而出名,教堂以前收藏着他的代表作《三圣像》,遗憾的是,该幅作品现已被转藏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白石砖砌的斋房建于1682~1692年,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曾多次举办过隆重的宴会。另一座五层钟楼建于1741~1769年,全高88米,内藏挂钟42口,曾被列入“俄罗斯最美的建筑物之一”。
  不管是从整体布局还是建造细节来看,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都是东正教的一座建筑精品。在它成为俄罗斯东正教的精神中心以后,每逢复活节、圣诞节等重大宗教节日,教会的高级僧侣和大批信徒都会聚集在此举办一场隆重的圣事。
  艺术宝库冬宫
  上帝显然是慷慨的,以前为圣彼得堡赐予皇权的荣耀,现在又赠予艺术的华光。冬宫显然是执着的,从不介意自己的身份是皇室宫邸还是国家博物馆,始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些艺术珍品。通常,人们喜欢把汇聚各种财富的地方称作“宝库”,圣彼得堡的冬宫便是世界上一座无可匹敌的艺术宝库。
  ◎从皇宫到博物馆
  圣彼得堡曾是沙皇时代的首都,冬宫就坐落于圣彼得堡皇宫广场上,毗邻涅瓦河畔。在沙皇统治时期,它是代表权力巅峰的皇室宫邸,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它变身为汇聚无数艺术藏品的博物馆。
  冬宫博物馆又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包括冬宫、小艾尔米塔什宫、大艾尔米塔什宫、新艾尔米塔什宫与艾尔米塔什剧院5座建筑。
  巍峨的冬宫及其广场
  根据历史记载,整个冬宫的奠基始于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执政时期。伊丽莎白曾在德国居住过一段时间,思想与作风倾于欧式,继承皇位后开始大力兴建圣彼得堡,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工程就是冬宫。1754年,她请来意大利建筑师拉斯提里主持修建,耗时8年完成了这座俄罗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之作。从落成之日到1917年,冬宫一直是至尊荣耀的皇室宫邸。
  扩建冬宫的重要人物则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登上皇位后,她便下令在冬宫一侧建起了小艾尔米塔什宫。为了妥善安置德国富商戈兹克斯基赠予的225件欧洲名画,以及一批珠宝玉器,叶卡捷琳娜大帝决定加建一座收藏馆,这就是大艾尔米塔什宫。后来,她又命人建起了另一座艾尔米塔什剧院。尼古拉一世继位后,同样是为了安置大量收藏品而建了新艾尔米塔什宫,并于1852年开放为博物馆。
  20世纪初期,苏联严加保护博物馆的藏品,同时又添入大量充公的个人藏品。20世纪30年代,冬宫博物馆终于揭开了神秘的皇室面纱,完全面向公众开放。这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下设八大部门,分别为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和修复保管部。宫中藏品共有270余万件,代表性藏品约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与100多万枚硬币、奖章、纪念章等,另外还有22.4万件实用艺术品。
  ◎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
  冬宫内的“小金銮殿”是为了纪念彼得大帝而修建的彼得厅。
  能被称为艺术宝库,冬宫博物馆绝非徒有虚名。在那琳琅满目的几百万件藏品里,绘画作品堪称最大的亮点。这里收藏着大约1.5万幅珍贵的绘画,从拜占庭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其中还包括了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子》和《圣家族》、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提香、鲁本斯、雷诺阿等人的多幅作品。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座伏尔泰坐像。这是法国雕塑家乌东的作品,创作于伏尔泰去世的前一年,被誉为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肖像雕刻。馆内还有一件18世纪的大型机械钟表,名为“孔雀钟”。最近几年,人们为保护钟内的机械装置而取消了表演环节,参观者只能通过电视录像见到它运行时的模样。
  为了完美呈现更多展品,冬宫博物馆特意辟出三层楼、400多个展厅和画廊。最有名气的要属彼得大帝展厅,展厅里陈列着彼得的服装、勋章、武器及蜡像和画像,其中的一些机器和航海用具由他亲手制造,陈列柜里的头发也是他本人的真发。
  孔雀钟
  孔雀钟的主体由一只孔雀、一只公鸡和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猫头鹰组成,它由伦敦著名的珠宝匠兼金匠詹姆斯·考克林设计制造,本欲卖给中国,后来被俄国波将金买走并献给了叶卡捷琳娜大帝。正常运行时,每到整点时分,猫头鹰即开始演奏动听的音乐,大约90秒以后,孔雀绽开羽屏平缓转身,将羽屏的金银两面短时呈现,接着公鸡发出清脆的鸣叫。与此同时,作为钟盘的蘑菇上有一只象征表针的蜻蜓会跳起优美的舞蹈。
  最贵重的要属财富展厅,即黄金屋。黄金屋里陈列着黄金、银器与大量珍贵的珠宝玉器、钟表首饰等。孔雀石厅也极尽奢华,室内全部采用孔雀石装饰,柱廊、天花板、地板、贴金大门与瓶子、烛台全由绿色孔雀石制成,据称仅原石就用去了2吨多。而另一座御座大厅里的地图,居然镶嵌了4.5万颗彩色宝石!
  冬宫内的尼古拉斯大厅,主要作为接待客人之用。
  为了便于观赏,冬宫博物馆特意辟有一条长达30千米的展览路线,被人们称作“世界最长艺廊”。如果按人们的正常行走速度,走完全程需要4个多小时,如果在每件展品前停留1分钟,以每天8小时计算,则需要11年。如此丰富的艺术藏品令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20世纪后期,人们把这座规模宏大、藏品丰富的冬宫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骄奢的叶卡捷琳娜宫
  若说彼得宫体现了彼得大帝的意志与抱负,那么皇村则表现出伊丽莎白女皇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理想与品味。皇村位于圣彼得堡南郊,是一个融合了花园景观与宫殿建筑的皇室度假胜地,主体景观是叶卡捷琳娜宫。这座宫殿格局精巧、内饰华美,处处流露出骄奢之气,完全不同于男性沙皇统治时期的皇室宫廷。
  ◎两代女皇的杰作
  1717年,一座为彼得大帝一世的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而建的避暑别墅破土动工。7年后,两层木质宫殿及花园顺利完工。为了突显皇家属地,这里被命名为“皇村”。
  1741年,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登上皇位。她先授权圣彼得堡最优秀的建筑师扩建庄园,后来又请意大利建筑师拉斯提里继续改建。改建后的宫殿大放异彩,超过了当时俄罗斯所有的巴洛克式建筑。宫殿的主要色调有蓝、白、黄三色,据说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了女主人蓝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肤和金黄色的头发。蓝色和白色集中于外墙,内部则突出了金色,那些大厅依次排列,仿佛一条“金色的走廊”。伊丽莎白女皇非常满意,将其定名叶卡捷琳娜宫,意在纪念自己的母亲。
  重建后的琥珀宫
  用纯金装饰的贵气逼人的王宫
  到了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即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新任女沙皇,再次对皇村及叶卡捷琳娜宫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她下令将巴洛克式宫殿建筑及装潢改为当时流行的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于是,这座皇家宫殿在外观和内饰上开始使用大量的纯金装饰,显得更加富丽堂皇、贵气逼人。直到今天,整个皇村的景观与规模都还保持着当时的模样。
  皇村的面积约有102公顷,在叶卡捷琳娜宫的外围辟有大片的花园林地及两座古典建筑。玛瑙厅于1780年建成,是当时皇室成员们享受冷泉浴的地方。毗邻的卡梅龙走廊是一座两层楼的回廊式建筑,属于浴室建筑的一部分,以英国建筑师查尔斯·卡梅龙的名字命名。另外,不远处还有一座大理石桥和一座少女青铜雕像。
  ◎皇宫与琥珀厅
  作为皇村的主体景观,叶卡捷琳娜宫在两代女皇的扩建之下呈现出雍容华贵的皇室风范。整座建筑长达360米,外观墙面蓝白相间、雕饰繁复,金色雕塑点缀其间,内部更是极尽奢华之能。
  宽敞华丽的迎宾主楼梯位于宫殿中央,它早先为红褐色基调,天花板及四壁为洛可可风格装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楼梯遭到严重损毁,直至1960年才恢复成今貌。主楼梯两侧分列着多座大厅,包括接待大厅、画厅、白色宴会厅、骑士宴会厅与大名鼎鼎的琥珀宫。
  王宫东面的花园景致
  接待大厅是伊丽莎白女皇专门接待宾客的地方,大厅富丽堂皇,天花板上绘有名家朱塞佩的壁画作品《俄罗斯凯旋》,四壁的浮雕贴覆片片金箔,脚下的拼花地板采自珍稀树种……每个角落都流露出皇家贵气。
  画厅以前常被用作宴会厅,南墙和北墙上挂满了来自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名家的130幅作品。建筑师拉斯提里将其巧妙组合成大型壁画,再配以贴覆金箔的雕饰,更显得高贵不凡。
  叶卡捷琳娜宫里有多间宴会厅,每间厅室都大量使用银制餐具,连天花板上也装饰着精美的壁画。据说,当年的设计师为此不惜动用了大量珍贵的红宝石、绿宝石。白色宴会厅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金色,四壁雕饰里就用去不少宝石。骑士宴会厅规模较小,专门用来接待人数较少的宾客,在宫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琥珀宫面积不大,名气却不小,甚至超过了皇村和叶卡捷琳娜宫。早在18世纪初期,普鲁士国王向彼得大帝赠送了一座稀世珍品琥珀屋,全由精雕细刻的琥珀镶板制成。拉斯提里将镶板和镀金木雕、镜子、玛瑙、碧玉、马赛克结合起来,装饰成皇宫里的一间屋子。但在“二战”时期,那些珍贵的镶板被德军劫掠一空,从此不见踪影。“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用了几十年时间四处寻找琥珀镶板,结果一无所获。1979年,重建计划提上日程。经过30多位工匠25年的辛勤劳作,再加上6吨琥珀原料,琥珀屋的复制品终于在2003年成功面世——它就是叶卡捷琳娜宫的琥珀宫。
  关于琥珀屋的各种传说一直没有间断,为了寻找那些珍贵的琥珀镶板,许多人甚至付出了生命,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有效线索。琥珀屋真的消失了吗?这个关于叶卡捷琳娜宫的秘密,恐怕永远也无从知晓答案了。
  “喷泉之都”彼得大帝夏宫
  法国凡尔赛宫之所以名扬天下,除了美轮美奂的镜厅以外,其中一个原因还在于美丽纷呈的喷泉水景。无独有偶,在圣彼得堡的郊区也有一座以喷泉著称的宫殿,它便是获称“俄罗斯的凡尔赛”“喷泉之都”的彼得大帝夏宫。
  ◎沙皇的离宫
  彼得大帝夏宫又称彼得宫、俄罗斯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离圣彼得堡市大约30千米,占地面积近千公顷。它是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不仅展现出宫殿景观、花园景观等静态的艺术成就,更因卓越的水利工程而闻名世界。
  1709年,彼得大帝在大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取得了胜利,遂决定建造一座庞大的宫殿来向世人炫耀自己的功绩。于是,在1714~1723年间,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作为设计师,联同多位水利工程师、花园景观设计师与5000名工人全力以赴,将这座彪炳战绩的花园式宫殿变成了现实。
  夏宫内的百鸟亭
  从外观来看,彼得大帝夏宫简洁庄重、线条明快,决然比不上那座壮丽繁复、贵气逼人的冬宫,但它的内部装饰却异常华美。建成后的每一年夏天,彼得大帝都会前来度夏,在宫中举行豪华舞会与盛大的宫廷庆典活动。在彼得大帝逝世后的18~19世纪期间,历代沙皇都把夏宫作为休闲娱乐之地,也曾对它进行过多次整修,使其变得更加妩媚秀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圣彼得堡遭到德军的疯狂围攻。1941年12月,德军打算在宫殿里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此举激怒了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为了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斯大林下令轰炸夏宫。“二战”结束后,这座宫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也启动了漫长的修复工程。饱受战争之痛的彼得大帝夏宫逐步焕发新颜,现在已有150座喷泉陆续恢复使用。
  夏宫内的教堂
  ◎大皇宫与喷泉群
  彼得大帝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中间矗立着壮丽精美的大皇宫。“二战”期间,大皇宫可决然没有现在的豪华气派。在德军到来之前,宫中的许多无价之宝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但还有一部分文物因不得不留在原地而被侵略者洗劫一空。当斯大林接到希特勒欲在大皇宫庆祝新年的请柬后,怒不可遏地下达了轰炸命令,这座宫殿当时几乎被完全摧毁,现场只剩下了几截残垣断壁。
  经过全力重建后,大皇宫蜕变成一座混有中世纪风格和俄国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建筑。它的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内部装饰非常华丽。宫中最大的房屋是王位室,这里是曾经召开接待会和正式典礼的地方,中间摆有彼得大帝的宝座。王位室旁边的宫室内,四周墙壁装饰有12幅德国画家创作的大型油画,全是俄国海军击败土耳其人的战争场面。会议厅富丽堂皇,镀金的巴洛克浮雕装饰着白色墙壁,墙壁上悬挂的镜子折射出房间的奢华。
  隆姆松喷泉
  但是,大皇宫令人惊叹的地方不在内部。当走出正门,站在大理石看台上,将视线从近前的大瀑布延伸到芬兰湾,再到浩瀚无垠的海平线,观众方能体会到这座宫殿带来的巨大震撼。
  大皇宫的前方是下花园,下花园最惹眼的地方是大瀑布喷泉群。大瀑布的中央有一组隆姆松喷泉,它由37座金色雕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不同大小的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组成,中心耸起一座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象征着俄罗斯战胜了瑞典。参孙用双手将狮嘴撑开,泉水从狮嘴里直冲而出,水柱的高度可达到22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庞大的喷泉群此起彼伏,金黄色的雕像沐浴在水幕之中,鎏金闪耀、玉珠飞溅,引得游客惊叫不已。
  其他水景虽然没有隆姆松喷泉那般有名,但也在尽力展示着“喷泉之都”的风采,比如塞壬喷泉、橘园喷泉、亚当喷泉、夏娃喷泉、太阳喷泉、吊钟喷泉、圆碗喷泉、罗马喷泉、金字塔喷泉、狮子阶梯喷泉、金丘阶梯喷泉等等。上花园是一座免费园林,绿植朴素,修剪齐整,其间分布着少量喷泉,有不定喷泉、海神喷泉、橡树喷泉、广场喷泉等。
  从始建到毁于战火,再到全面重修,彼得大帝夏宫有过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这座宫殿现在已无皇室亲临,“喷泉之都”的桂冠却仍然为它增添了不少王者之气。
  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文学巨匠的摇篮和坟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在世界文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著作。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巨匠,人们将一座古老的庄园辟为博物馆——这座庄园就是托尔斯泰的出生地与长眠地。
  ◎小镇上的老庄园
  俄罗斯图拉州有一个雅斯纳亚·波良纳小镇,距离莫斯科大约200千米,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便位于该镇。
  这是一座风格古朴、保存完好的老庄园,周围环境非常幽雅。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顺利诞生。他的父亲出身于伯爵世家,母亲是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曾做过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侍从官,家庭环境相当优越。在幼年时期,托尔斯泰虽经历了父母早亡的巨大变故,但殷实的家境为他留下了一笔根本不用为了生活而发愁的丰厚遗产,这座占地338公顷的老庄园便继承于母亲。托尔斯泰在此居住了大约60年,其间虽然几度迁居,但最终仍然选择了回归——他说:“没有雅斯纳亚·波良纳,我就很难描绘俄罗斯,以及我对她的看法。”
  幽雅静谧的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
  故乡的温暖与安定给了作家无穷的灵感,他在这里写下撼动世界文坛的多部文学巨著。1910年的秋天,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几天后病逝于一个偏僻小车站。按照遗愿,家人将他安葬在庄园通往森林的一棵大树下,简陋的墓地没有石碑和雕像,甚至没有十字架,仅是一个平地隆起的小土丘。
  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老庄园被收归国有。1939年,它被改建为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
  ◎托尔斯泰的遗物
  庄园里的景致幽雅安然,松柏与白桦亭亭玉立,撑起了一片绿荫。前方立有托尔斯泰的一座半身塑像,另有一座建于18世纪后期、保存完好的白色砖塔楼。塔楼前的一棵老榆树称作“穷人树”,据说是当地农民为了纪念这位文豪而特意栽种的。
  在庄园的前厅,陈列着作家的一些日常用品,玻璃橱里摆放着几杆老式猎枪。二楼是藏书室,收藏着14种文字的书籍2.3万多卷,其中有些是屠格涅夫、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亲笔签名的赠书。二楼的接待大厅非常宽敞,托尔斯泰曾在此处接待过莫斯科的许多名人雅士,如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等。大厅角落里摆放着一架老式钢琴,墙壁上挂着多幅家族画像,其中两幅是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和列宾绘制的托尔斯泰肖像画。
  19世纪50年代,托尔斯泰在庄园里创办过一间贫民学校。学校现已改建成文学纪念馆,馆内设有7间展室,一共陈列着300多件展品,如作家的手稿、写作计划、写作提纲、与读者的往来书信,以及一些社交用品等。
  整个庄园里所有陈设与遗物都尽可能地保持了原先的模样,以便能够如实反映出托尔斯泰久居60年的生活环境。毕竟这里是一代文豪的出生地与长眠地,也是后人缅怀他的瞻仰地。
  昆古尔冰洞:永驻的冬日奇观
  如果能把冬天留住,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大多数人会把冬日美景留在手机或相机里,而那些前往昆古尔的游客却选择了另一种超酷的方法:在地下冰洞里穿行。这样无论外界是什么季节,他们的身边永远是冰晶雪凝、瑰丽剔透的冬日奇观。
  ◎洞穴里的“永冬”
  彼尔姆边疆区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中段西侧,昆古尔是该区东南部的一座城市,拥有许多古代建筑遗产。然而,令昆古尔在世界上大放异彩的并不是这些历史古迹,而是位于城市郊区、瑟尔瓦河河畔的那个昆古尔冰洞。
  早在17世纪,昆古尔冰洞就已经相当有名。传说,当年的昆古尔人为了逃避鞑靼人的掠杀,四处寻找藏身之处,最后委身于这个冰洞才终于逃过了一劫。18世纪初期,一些历史学家还成功绘制出第一张冰洞平面图。据现代地质学家考证,昆古尔冰洞距今已有1万~1.2万年的历史,它是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方才形成了近似圆顶的形状。时至今日,冰洞里尚有一些洞穴没有完全探明。
  冰洞景观
  这个洞穴全长5700米,其中有1500米配备了方便游客参观的设施,洞穴大约分为50个冰窟、70个河流和湖泊。游人置身其中,即使洞外气温高达35c,洞内仍然凉意浸骨冷若寒冬,人们遂把这里形象地称为“永冬”。
  ◎冰雕玉琢的地下宫殿
  昆古尔冰洞犹如一座冰雕玉琢的地下宫殿,很容易令人眼花缭乱。为了便于识别,人们为每一个冰窟都取了名字,最美的两座冰窟是位于入口处的“钻石”和“极地”。一旦进入其中,游客们便会被洞中美景惊得目瞪口呆。那些经过多年积淀的厚厚冰层仿佛凝固的瀑布披挂而下,冰窟拱门处排列着一束束冰条,地面上还有一排排凸起的石笋冰柱。在灯光的照射下,一道道冰景如钻石一般发出璀璨的光芒,巧夺天工。
  其他冰窟的名字也是根据洞中美景而来,比如“珊瑚厅”“海底厅”。光听这些动听的名字,游客们就能猜到它们的美丽。如果再看到冰窟里那些由水滴敲打万年方才形成的石头花边,更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另一座“泰坦尼克”冰窟更具有意象之美,游客们通过水面反射可以清楚地看到冰窟的拱顶,其轮廓很像当年沉没的那艘豪华巨轮。
  像世界上许多洞穴一样,由于存在位移、冲刷等自然现象,昆古尔冰洞一直在悄悄地“生长”。去过的游客也许会带着一个疑问离开:“若干年以后,它的模样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不管人们心里作何感想,拥有奇绝冰景的昆古尔冰洞现已成为乌拉尔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在世界洞穴排行榜上,它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是世界上第七深的石灰岩洞穴,《福布斯》杂志还曾将其列入了“世界十大最壮观洞穴”之名录。
  冰洞内清澈的水面
  活跃的堪察加火山群
  世界上没有几个地方能像堪察加半岛的火山群一样,美得惊心动魄,又傲得不近人情。一旦发起脾气,地火喷涌、浓烟蔽日,天地为之黯然失色。不过,当这位暴戾无常的“美女”安然静好时,蓝天白雪只能成为点缀,最多从她的绝世容颜里争去一分美。
  ◎创造惊世之美
  在西伯利亚边陲有一片向南突出的半岛,即堪察加半岛,这里山川连绵、冰雪覆盖,完全与世隔绝。然而,越偏远的地方越可能藏有惊世之美,若是看到堪察加半岛上分列的火山群,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总有冒险者对它倾心不已。
  由于恰好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堪察加半岛形成了极其壮观的火山群。此地火山群面积大约有3.3万平方千米,活火山和死火山超过了300座。其中,活动比较频繁的活火山将近30座,比如克留契夫、阿瓦恰、科里亚克、贝兹莫内等活火山,堪称是世界上活火山最集中的地方。
  俯瞰堪察加半岛山顶上的火山口和被积雪覆盖的山层
  如果把堪察加的火山群比喻成一位美女,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她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只有沸腾的岩浆、壮观的烈火与升腾翻滚弥散天际的火山灰。她拥有的绝不仅限于此,还有美如珠玉般的众多水景。
  以克罗诺基活火山为例,这里的间歇泉多达25个,泉水里的丰富矿物质把周围岩石染得五彩斑斓,呈现出鲜明的橙红色、粉红色、蓝紫色与棕褐色。面积最大的韦孔间歇泉每隔三小时即能喷射四分钟,喷出的沸水与蒸汽柱最高可达49米!山脚下的克罗诺基湖虽然没有间歇泉那般热烈的情感,却拥有广博的胸怀,整个湖面约有10300平方千米。
  火山和小城相对和谐,互为依靠。
  频繁的火山运动给堪察加带来复杂的地貌,形成了洞穴、间歇泉、温泉、喷泉等各种自然景观,800多种植物及驼鹿、北极狐、棕熊等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为了便于保护和管理堪察加一带的自然生态环境,俄罗斯将此划为五大自然保护区,主要火山群分别被纳入比斯特林斯基自然公园、克罗诺基国家自然保护区、纳尔切沃自然公园、南堪察加自然公园和南堪察加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多数活火山都位于克罗诺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南堪察加自然公园。
  ◎可怕的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总能给人们带来一场足够刺激的视觉享受,克罗诺基国家自然保护区里就有三位善于制造亮点的火山明星。
  克罗诺基火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火山”,这是一座近乎完美的圆锥体火山,一年四季白雪皑皑,只有日本的富士山和菲律宾的马荣火山才能与之媲美。
  死亡谷
  堪察加半岛上有一个神秘的死亡谷,长约2000米,约宽100~300米。谷内一边溪流潺潺、草木葱郁,另一边却光秃秃、了无生机。更奇怪的是,任何进入此地的动物不用多时即会暴毙,谷内至今还遗有狼獾、野猪等动物的累累白骨。误入的人类也不能幸免,已经至少有30人丧命于此。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死亡谷的底部含有大量的硫岩层,裸露的硫岩会溢出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一旦刮起西风,山谷出口被封,毒气无法消散,便会令入谷觅食的动物中毒而亡。只有当谷内刮起强劲的东风或北风,毒气得到了稀释消散,入谷方才安全。
  堪察加半岛的托勒巴契克火山爆发时的滚烫熔浆
  科里亚克火山海拔3456米,第一次有记录的爆发是在1890年。到了2008年,这个沉默100多年的活火山又出现一次大喷发,浓烈的火山灰腾空而起,蹿上了6000米以上的高空。
  阿瓦恰火山位于堪察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以北30千米处,海拔2741米,在火山群里算是一个标准的小矮个。别小看这个小矮个,它个头不高,脾气不小,至少有16次爆发得到了印证。最大的一次爆发在三四十万年以前,当时几十米厚的火山灰掩盖火山南部大约500平方千米,覆盖了如今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的全部土地。1945年,小家伙又发起火来,在距离火山口20千米处堆起45厘米厚的火山灰。
  南堪察加自然公园和南堪察加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火山也很不安分,穆特诺夫火山和克连尼曾火山时常来一次突然爆发。1907年,什秋别利亚火山在爆发时喷出的火山灰扩至整个堪察加半岛,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的上空遮蔽得不见天日。
  虽然很多人都期盼能够亲眼看见一次壮观的火山喷发,但如此骇人的景象还是不见为好,即便是在堪察加半岛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要知道,这座半岛上的五大火山群加上附近千岛群岛的四五十座活火山,已占到全世界活火山总数的1/10,构成了环太平洋最活跃的一段火山带。倘若真的发生大规模喷发,必将对遥远的人类居住地造成难以估量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