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细腰38
姜淮音自从见了浮光之后,她对浮光的话就有几分信了,所以在几日后就派人去了中南地带,并且运了不少粮食过去,未免有人中饱私囊她还让心腹跟着一起去的。
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浮光发现了一个极其糟糕的事情——
京城中的金铺,珠宝楼,成衣店,甚至青楼,大部分都是自己大姐开的,而大姐自从知道败家玩意儿是她之后就表示以后不收钱了。
这简直严重影响她做任务的速度。
007是个没眼色的,知道扶苍华开了那么多铺面也没说降低任务,它似乎幸灾乐祸,不仅没有减少任务,而且还增加了不少。
没办法,浮光只能买一些大米,在西区免费施粥,甚至还出资给人家搭房子,眼看着败家任务还没完成,浮光又出资办私塾。
不过这都是以静先生的名义做的,也算是为后面的事情增加筹码。
每次别人问起的时候,浮光总是会提一句,太平盛世之下作为本国的一份子他自然会尽一份力。
浮光并没有提说姜淮音,不过这是用另外一层意思来诠释姜淮音是个明君。
也正因为这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人千面,这有些人想法自然会有些不同。
这段时间浮光不是没有调查这位女帝,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是要说多好,也算不上,只能说不是暴君罢了。
如今来看,没必要推翻姜淮音的统治,只要下一代帝王是个好的,那就可以了。
京城中不少人在期待着中南地带的事情,不是说多么期望中南地带出事,只是想知道所谓的静先生预言到底准不准确。
日子过去的飞快,一眨眼半月的期限就到了,别说是中南地带,这京城都下起了雪。
浮光让大金取来厚厚的斗篷,她自己穿的单薄,却把陆元洲照顾的很好。
“妻主也穿一件斗篷。”陆元洲说。
浮光给他把系带系好,雪白的绒毛簇拥着他的脸,他的脸并非病态的白,而是那种很健康的白里透红,让人见了忍不住想咬一口。
浮光摇头,“我是习武之人,不冷。”
“担心妻主会受寒。”陆元洲说。
“嗯,大金。”浮光应下,让大金取来斗篷。
她其实真的不需要,但是为了让陆元洲放心,她还是披上了斗篷。
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这街道上都比平日里要冷清许多。
浮光听到街道上的动静,她走到阳台边上,果不其然看见一匹骏马飞驰而过。
送信的人并非走的是百姓走的街道,而是一条官道,专门用来送朝廷加急信件的。
“来了。”浮光说道。
陆元洲眼中盛满喜欢,他知道自家妻主是个厉害的,特别特别厉害的人。
加紧信件送进宫中,第二天中南地带出现重大雪灾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有人都对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静先生发自内心的敬畏,她真的是活神仙啊,这样的事情被她算准了,陛下也是个明君,知道这件事马上就让人赈灾,将受灾受难的几率降到最低。
这个茶楼这两天可谓是人满为患,都想见一见所谓的静先生一面,只可惜没有人见得到。
倒是第三天,凤卫开道,陛下亲自驾临,百姓们夹道欢迎。
整个京城的百姓跪在地上,他们看见了敬畏的静先生,只是她身披雪白斗篷,却看不清容貌,她的脸上似乎萦绕着一团白色的雾气,让人难以窥探真实容颜。
宣布圣旨,静先生被封为国师,入住摘星楼,可参与政事。
历史上出现过国师这个职业,只是国师一般不涉政,不过这一次的国师似乎是个真的有本事的。
百姓目送新任国师进宫,敬畏之心一直不变。
一直到了摘星楼,才稍稍安静下来。
然而姜淮音却并未离开,她挥手让人退下,然后走在摘星楼的主位上,她说:“国师到现在都不以真面目示人?”
浮光踱步上前,抬手,面上的雾气消失,姜淮音这才看清楚浮光的脸。
很年轻的一张脸,应该刚刚及笄,可是这么年轻的人居然这么有本事,说实话,她很佩服。
“陛下大安。”浮光颔首说道。
姜淮音笑了一声,说道:“国师倒是生的一副好样貌。”
浮光淡淡的说:“修道之人皮囊都不差,而且,不过是一具皮囊罢了。”
听到这里,姜淮音忽然问:“你们修道之人可会长生不老?有长生不老的丹药?”
浮光很干脆的摇头,“回陛下的话,没有。”
姜淮音挑眉,也不生气,对方的话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摘星楼前些日子朕就让人修缮完成,内部的东西国师看着办,有什么需要的吩咐下人去办就可。至于上朝时间,是三日一早朝,朝服也已经备好了,国师一会儿看看合不合适。”
浮光颔首,姜淮音目光忽然落在陆元洲的身上,陆元洲一直戴着帷帽,但是他的身段极好,很难不吸引旁人的注意。
“这位是……”姜淮音问。
浮光没有隐瞒,直接说:“回陛下的话,他是本座的道侣。”
姜淮音有些不满意浮光的自称,她想着对方应该自称“微臣”才对。
浮光面上露出浅笑,姜淮音却是不解,道:“国师为何发笑?”
浮光说:“陛下,您是明君,所以本座会来辅佐您,当百年之后本座就会归隐,并不会一直在尘世之中。”
这话让姜淮音明白过来,她在解释,也是在告诉她国师并非贪恋权势之人,自己死后她就会离开,现在之所以出山是因为她是明君,要辅佐她罢了。
她想,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本身也就不算什么臣子。
“好了,朕还有事就离开了。”她起身离开,浮光也只是弯腰送人。
仅仅是弯腰,已经算是给面子的了。
姜淮音离开之后,浮光让人把摘星楼重新打扫一遍,然后让大金去把之前买的东西都带进来。
摘星楼是几百年前建造的,即便经过朝代的变迁,也一直屹立不倒,如今姜淮音重新修缮,倒也还看得过去。
而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浮光发现了一个极其糟糕的事情——
京城中的金铺,珠宝楼,成衣店,甚至青楼,大部分都是自己大姐开的,而大姐自从知道败家玩意儿是她之后就表示以后不收钱了。
这简直严重影响她做任务的速度。
007是个没眼色的,知道扶苍华开了那么多铺面也没说降低任务,它似乎幸灾乐祸,不仅没有减少任务,而且还增加了不少。
没办法,浮光只能买一些大米,在西区免费施粥,甚至还出资给人家搭房子,眼看着败家任务还没完成,浮光又出资办私塾。
不过这都是以静先生的名义做的,也算是为后面的事情增加筹码。
每次别人问起的时候,浮光总是会提一句,太平盛世之下作为本国的一份子他自然会尽一份力。
浮光并没有提说姜淮音,不过这是用另外一层意思来诠释姜淮音是个明君。
也正因为这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人千面,这有些人想法自然会有些不同。
这段时间浮光不是没有调查这位女帝,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是要说多好,也算不上,只能说不是暴君罢了。
如今来看,没必要推翻姜淮音的统治,只要下一代帝王是个好的,那就可以了。
京城中不少人在期待着中南地带的事情,不是说多么期望中南地带出事,只是想知道所谓的静先生预言到底准不准确。
日子过去的飞快,一眨眼半月的期限就到了,别说是中南地带,这京城都下起了雪。
浮光让大金取来厚厚的斗篷,她自己穿的单薄,却把陆元洲照顾的很好。
“妻主也穿一件斗篷。”陆元洲说。
浮光给他把系带系好,雪白的绒毛簇拥着他的脸,他的脸并非病态的白,而是那种很健康的白里透红,让人见了忍不住想咬一口。
浮光摇头,“我是习武之人,不冷。”
“担心妻主会受寒。”陆元洲说。
“嗯,大金。”浮光应下,让大金取来斗篷。
她其实真的不需要,但是为了让陆元洲放心,她还是披上了斗篷。
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这街道上都比平日里要冷清许多。
浮光听到街道上的动静,她走到阳台边上,果不其然看见一匹骏马飞驰而过。
送信的人并非走的是百姓走的街道,而是一条官道,专门用来送朝廷加急信件的。
“来了。”浮光说道。
陆元洲眼中盛满喜欢,他知道自家妻主是个厉害的,特别特别厉害的人。
加紧信件送进宫中,第二天中南地带出现重大雪灾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有人都对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静先生发自内心的敬畏,她真的是活神仙啊,这样的事情被她算准了,陛下也是个明君,知道这件事马上就让人赈灾,将受灾受难的几率降到最低。
这个茶楼这两天可谓是人满为患,都想见一见所谓的静先生一面,只可惜没有人见得到。
倒是第三天,凤卫开道,陛下亲自驾临,百姓们夹道欢迎。
整个京城的百姓跪在地上,他们看见了敬畏的静先生,只是她身披雪白斗篷,却看不清容貌,她的脸上似乎萦绕着一团白色的雾气,让人难以窥探真实容颜。
宣布圣旨,静先生被封为国师,入住摘星楼,可参与政事。
历史上出现过国师这个职业,只是国师一般不涉政,不过这一次的国师似乎是个真的有本事的。
百姓目送新任国师进宫,敬畏之心一直不变。
一直到了摘星楼,才稍稍安静下来。
然而姜淮音却并未离开,她挥手让人退下,然后走在摘星楼的主位上,她说:“国师到现在都不以真面目示人?”
浮光踱步上前,抬手,面上的雾气消失,姜淮音这才看清楚浮光的脸。
很年轻的一张脸,应该刚刚及笄,可是这么年轻的人居然这么有本事,说实话,她很佩服。
“陛下大安。”浮光颔首说道。
姜淮音笑了一声,说道:“国师倒是生的一副好样貌。”
浮光淡淡的说:“修道之人皮囊都不差,而且,不过是一具皮囊罢了。”
听到这里,姜淮音忽然问:“你们修道之人可会长生不老?有长生不老的丹药?”
浮光很干脆的摇头,“回陛下的话,没有。”
姜淮音挑眉,也不生气,对方的话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摘星楼前些日子朕就让人修缮完成,内部的东西国师看着办,有什么需要的吩咐下人去办就可。至于上朝时间,是三日一早朝,朝服也已经备好了,国师一会儿看看合不合适。”
浮光颔首,姜淮音目光忽然落在陆元洲的身上,陆元洲一直戴着帷帽,但是他的身段极好,很难不吸引旁人的注意。
“这位是……”姜淮音问。
浮光没有隐瞒,直接说:“回陛下的话,他是本座的道侣。”
姜淮音有些不满意浮光的自称,她想着对方应该自称“微臣”才对。
浮光面上露出浅笑,姜淮音却是不解,道:“国师为何发笑?”
浮光说:“陛下,您是明君,所以本座会来辅佐您,当百年之后本座就会归隐,并不会一直在尘世之中。”
这话让姜淮音明白过来,她在解释,也是在告诉她国师并非贪恋权势之人,自己死后她就会离开,现在之所以出山是因为她是明君,要辅佐她罢了。
她想,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本身也就不算什么臣子。
“好了,朕还有事就离开了。”她起身离开,浮光也只是弯腰送人。
仅仅是弯腰,已经算是给面子的了。
姜淮音离开之后,浮光让人把摘星楼重新打扫一遍,然后让大金去把之前买的东西都带进来。
摘星楼是几百年前建造的,即便经过朝代的变迁,也一直屹立不倒,如今姜淮音重新修缮,倒也还看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