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236节
  资料上干巴巴的文字,哪里有亲眼目睹来得残酷?越是考察,丁显越是觉得嘉谷怕是要掉进了一个大坑。
  齐政微微摇头:“修路等基础建设上的高投入由国家承担,我们只需要考虑是否适合发展项目,或者适合发展什么项目。”
  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是平原的20倍。如果是要嘉谷承担,基本也不用发展什么项目了。
  “即使如此,老板,你发现没有,这边的群众思想保守,普遍缺乏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要解决的症结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丁显愁眉紧锁。
  自从开始了考察之旅后,老丁的眉头就没有放松过,可以想象情况有多艰难了。
  “所以,政府引进嘉谷,也是希望我们给这片地区带来开阔的视野和现代的理念。”齐政倒是早有预料。
  总体而言,在坝上的张嘉口地区,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大部分地区戴着贫困的帽子。
  很难想象,同样是这片土地,在四五千年前,却是水草丰美,适宜放牧和浅耕的好地方。这里甚至是华夏始祖黄帝的建都之地。
  一圈考察下来,齐政也确定了,想要恢复此地昔日的荣光,最关键的因素其实还是水!
  ……
  “你是说,让我们的寻水专业队到冀省找水?”王昱业大为意外。
  齐政初步考察后回到公司,提出了这个建议。
  “对,没有水资源,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要在源头上解决问题了。”齐政理所当然地说道。
  王昱业觉得齐政有点异想天开:“且不说在环首都山区能不能找到地下水源,就算找到,你觉得地下水超采的冀省和首都会允许我们大力开采?”
  要知道,冀省是国内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每年,全省提供的水资源量为167亿立方米,而需求量却达到220亿立方米左右,不足部分只有依靠超采地下水补足。
  但地下水超采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带来一系列危害,最常见的就是造成地面沉降冀省的这一危害尤为严重。
  环冀省贫困带能找到的大概率是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还可以接受降水补给,但深层地下水被称为“化石水”,一旦用完了就是“永别”。
  这片区域本来就是首都水源涵养带,怎么会允许大量抽取地下水呢?
  齐政神秘地笑了:“如果是一般地下水,政府当然是不允许的。但如果是深循环地下水层呢?”
  王昱业闻言,恍然大悟。
  就像是嘉谷在腾格里沙漠里找到的地下水层那样,虽然是深层地下水,但是因为形成了深层水循环,会源源不断地补充,理论上不用担心枯竭,更不用担心地下水超采了。
  陈教授“凭借”着“深循环理论”找到沙漠地下循环水层后,声名大噪;嘉谷依然聘请他作为顾问,并组建了一直专业的寻水队,配备了先进的找水仪器,继续研究深循环地下水。
  不消说,这是某人为了日后的“掩人耳目”而准备的就像眼前这样的情况。
  “国家比我们还希望在冀省找到深循环地下水层呢!那样的话,说不定还能大为缓解冀省的水资源压力。我一提出建议,相关部门比我还积极,还说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齐政笑着道。
  王昱业也笑了。
  “不过,你怎么确定这片区域有深循环地下水层呢?”
  齐政一摊手:“我不确定啊,所以我拒绝了政府的帮助,先随便找找呗。”
  “……”
  王昱业心里拔凉拔凉的,呸,浪费我的表情,感情是瞎猫想碰上死老鼠。
  ……
  只能说,王昱业对某人还是不够了解。
  齐·大忽悠·政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呢?
  所谓“招不怕老,好用就行”。
  不就是深循环地下水层吗?冀省离海老近了,水还不多的是。
  且待我开大招!
  在渤海某处的游艇上,齐政穿戴好潜水设备,潜入海底。
  “六金六筑阵(四阶)触发,主金土两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凝脉,聚矿。能使地脉凝结,生金炼银。”
  “碧波清华阵(四阶)触发,主木水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净,引流违行。”
  与从贝加尔湖调水类似,海底下,一条地下“河道”被压缩出来。
  但比贝加尔湖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这毕竟是海水,不能直接打通“河道”口。
  海水要经过“碧波清华阵”的净化,转变为淡水,向下渗透入地下“河道”效率上远不及贝加尔湖。
  好在,这个“河道”齐政不打算开得太大,引流输送量也远不及贝加尔湖“河道”能补充冀省的水资源就行了。
  经过淡化的“海水”,沿着环绕冀省北部的“河道”,被引流至冀省的制高点坝上高原!
  ……
  第415章 远东潜流
  12月,渤海“海底河道”打通之后,齐政一时又闲了下来。
  他没有指点寻水队,让他们慢慢找也就这么大一块区域,跑不掉的。
  最关键是,即使找到了水源,冰天雪地的,这种天气也无法开发,慢慢来呗。
  但还没等齐政溜去和媳妇嗨皮嗨皮,张泽宏就把他堵住了。
  “……你小子找我,一准没好事!”齐政撇撇嘴,没好气地说道。
  张泽宏笑嘻嘻:“老板神机妙算!”
  “……说说吧,什么情况?”
  张泽宏面色一肃,说道:“俄远东的局势有些微妙……”
  齐政一听是远东地区的问题,也严肃起来。这可是嘉谷不容有失的“地盘”啊!
  目前,嘉谷对俄农业开发合作区域已由边境口岸较近地区逐步向俄远东地区腹地及周边发展,包括俄阿穆尔州、滨海边区、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10个州区。
  随着嘉谷步伐的深入,一个个“嘉谷农场”不断诞生。
  嘉谷在远东地区经营的耕地面积已达250万公顷,成为我国最大的境外农业开发企业。
  经过几年的开拓,嘉谷已发展成中俄跨境农业合作企业中农业种植规模最大、服务功能和全产业链最全、农产品回运进口量最大的农业集团,连续多年受到商务部和农业部的表彰。
  嘉谷今年从俄远东进口的大豆超过了7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老毛子又出幺蛾子了?”是疑问的语气,齐政却一脸肯定。
  张泽宏一脸牙疼道:“你知道的,瓦西里他们一直希望我们能在远东境内投资大豆大豆加工厂……”
  齐政点点头,嘉谷目前只需要大豆原料,自然不会在境外建劳什子加工厂。
  别的不说,大豆油和豆粕进口,和大豆进口的关税就不一样。所以,在远东建大豆加工厂,暂时是想都别想。
  “然后嘛,这两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大豆价格低迷,瓦西里他们的收益大为降低,所以,他们又蠢蠢欲动了。”
  这群贪心不足的毛熊!
  齐政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次贷危机前的大牛市,嘉谷在远东“沆瀣一气”的合伙人自然赚得飞起,不断地兼并农场,加大生产。
  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但因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增加了,而嘉谷对于大豆是来者不拒,实际上瓦西里他们在大豆上的收入没有“缩水”多少。
  当然,单位面积的收益肯定是暴降。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升级后的“九坤六合阵”对远东北部亚寒带针叶林地带的营养成分掠夺更加强劲,农场的土地越来越肥沃,对瓦西里他们垄断的化肥需求量自然不升反降,他们又少了一笔收入。
  “我得到消息,因为我们对于在远东建设大豆加工厂不为所动。有人正在和一些对该项目有兴趣的日韩商业代表团接触。”张泽宏沉声说道。
  齐政双眼微眯。
  “日韩代表团啊!真的是一点都不甘落后啊!”
  张泽宏说道:“远东大豆农场明面上是老毛子拥有,但背后由我们主导已经不是秘密。身在远东一侧,日韩自然能感受到新的变化。”
  在嘉谷进驻远东前,韩、日与俄远东区的贸易额分别占该地区外贸总额的27.6%和22.9%,为远东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那时,对“走出去”的中企形成竞争压力最大的就是日韩企业,日企在精细农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而韩企抱团出海,财团支持的优势让中企自叹弗如。再加上中企内部混战,只为占据产业低端就打得头破血流。
  嘉谷的规模和效率是以前那些小企业比不上的,也是日韩企业比不上的。面对着与本土势力紧密合作的嘉谷,两国企业在远东开始受到管制,日企选择避让,韩企的势力范围在收缩。
  “但现在情况不是很乐观。俄远东有意放松对日韩企业的投资限制。从政策层面的意图看,是想在我们的竞争中寻找平衡点。”
  “确定意向了吗?”
  “还没有大范围讨论这个问题。这个建议只是少数‘专家’的看法,而据我所知远东联邦区还没有任何正式决定。瓦西里他们更是矢口否认。”
  但张泽宏也今非昔比:“虽然外界还无法看到明显的变化,但我得到相关渠道的暗示,如果我们不退让,许多可能性会悄然间越来越贴近现实。”
  齐政一手托腮,陷入了思考。
  嘉谷不愿意在远东建立大豆加工厂,将更多的利益让给老毛子,难道日韩企业就愿意了?
  不见得。最大的可能是,他们想借此渗透远东的大豆产业。
  而张泽宏接下来的一个消息证实了这一点。
  “有消息称,丸红商社卷土重来,还打算和邦吉合作,在远东推动修建一个专业粮食转运码头以及配套的粮食仓储设施、为码头服务的铁路专线等……”
  齐政反而笑了,摆摆手说道:“日韩企业投资远东我相信,但西方资金想要进去,没那么容易。更别提是这种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
  别看老毛子对外资一副渴望的表情,但其对外部影响力渗入比谁都担忧。
  就目前来说,远东吸引西方资金的条件还不具备。就算是日韩的资金,由于领土争端和他们背后的美国爸爸,老毛子也是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张泽宏也笑着道:“那你看我们要不要‘狙击’一下日韩企业?”
  嘉谷在远东的经营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这么说吧,哪怕是俄联邦政府将日韩企业“请进来”,只要瓦西里那群人没有全部倒向日韩,嘉谷想给日韩企业下绊子还真的不难。
  就远东那帮官僚,要办成一件事不容易,但让一件事办不成却不难。
  齐政想了想,摇头反对张泽宏的建议:“先不急,我倒要看看瓦西里他们真实的态度。我们的领先优势摆在那,没必要自乱阵脚。”
  再说了,就算他们真的卷土重来又怎样?齐政随时可以一棒子敲回去!
  “反而是邦吉投资的消息,未必是空穴来风。看来远东暴增的大豆产量,引起了国际粮商的注意。”齐政思忖道。
  “极有可能!”张泽宏也想到了这一点。
  齐政呵呵一笑:“既然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先到邦吉的后花园闯闯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