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德阳殿中忆往事如梭
  大汉建安元年,四月初八日,辰初时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南宫,德阳殿内。
  文武百官身穿崭新的衣袍,满脸喜气,精神抖擞地进入德阳殿,按照班次坐好。这一次的更化改制触动颇深,给人以天翻地覆之感。和以往相比,文武百官的衣袍区别明显,漂亮多了,也显得威武华丽多了。远远望去,就好似一片片朝霞锦绣一般,颇有一番大国气象。
  更化改制之后,官员平时穿的常服是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襕衫”上的这一道横襕是中书令贾诩建议加上去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文官袍上绣有飞禽,颇具文雅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呈现勇猛气魄。这些飞禽走兽,都是按照各自的品级绣上去的,栩栩如生。
  官员的品级,是通过官服的颜色、腰带和配饰来看的,最简便的观察方式,就是看补服。
  补服,是加在蟒袍之外的外褂,正中用金线绣织鸟兽形的正方图案。文官为鸟形: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雪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为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未入流为黄鹂。武官补服的图案为兽形;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为虎;五品是熊;六品、七品为彪;八品犀牛;九品是海马。官场新丁,通过补服看品级一看便准。
  至于官员的服色,规定如下:一品以下文官,并带手巾、算袋、刀子、磨石。其武官,欲带手巾、算袋者亦听。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金带。五品服浅绯,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碧,九品服浅碧,并鍮石带。妇人从夫之色。仍通他色,饰以铜铁。”在紫袍之中,又有分别,一二三品大员的区分,要看补子。
  对于常服的纹样,规制如下:“三品以上许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袍袄。四品五品,许服地黄交枝绫。六品以下常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纹绫,隔织独织等充。除此色外,应有奇文异制袍袄绫等,并禁断。总之,颜色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绯——绿——碧。而腰带饰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玉——金——银——鍮石。如此,才能区分品级。
  至于黄,在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太常马日磾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
  除了品色、补服、腰带之外,还有一项制度,那便是章服配鱼。鱼,指的是腰间的鱼(龟)袋。在更化改制的诏令之中,是如此说的:“自后(建安元年)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章服。”随身佩鱼的目的,一是用它作为朝君应见的凭证,二是用来明尊卑、严内外。
  鱼符上面刻有姓名并且分成两盘,一盘在朝廷,一盘自带。如有迁升,以鱼符相合为证。鱼符也是出入宫廷的凭证。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致仕者佩鱼终身。同时,官员腰间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板扣结。带上装有带銙,这是一种方形饰片,依官职品阶不同饰片质地有所区别。按照玉——金——银——鍮石的次序。
  本朝官员的袍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大凡祭祀或者有重大政治活动之时,必须身着朝服(又称具服)。一般场合时穿着公服(又称从省服),平时燕居之时身着常服(又称讌服)。
  样式有缺胯袍、裲裆、半臂、褠衣、大口裤等等。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又称四襈衫,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新官制下各级官员的主要服装样式。
  新官服是在深衣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良形成的。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褠衣,“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宽袖大裾的款式则可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称圆领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幞头、圆领、革带、长靿靴配套的服式,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便是举止行动方便多了。
  坐在德阳殿中的文武大臣们,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躞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碧,九品袍浅碧,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杂色色,铜铁带七銙。放眼望望去,满目色彩斑斓,云蒸霞蔚,一片华贵之色。
  再看头上所带的冠,因为是重大场合,所有人身上都是朝服,头上带着冠冕。一品官服为衮冕。冕有九旒,青衣纁裳,绣有九章纹,金玉饰剑镖首。二品官服为鷩冕。冕有八旒。青衣纁裳,绣有七章纹,银装剑。三品官服为毳冕。冕有七旒,衣裳绣有五章纹,佩金饰剑。四品官服为絺冕。冕有六旒,衣裳绣有三章纹,佩金饰剑。五品官服为玄冕。冕有五旒,青衣纁裳。六品到九品,头上带着爵弁。若是在寻常之时,文官着冠服,九品以上戴进贤官,诸王以上戴三梁冠,御史台诸官戴法冠。武官着弁服,戴武弁。文官簪笔,武官不簪笔。
  若是身着常服之时,诸官则头戴幞头。幞头,即包头软巾,也叫折上巾,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
  文武百官入座不久,只听得殿中侍御史一声暴喝:“皇太后、皇上、温王、昭懿君驾到!百官行礼如仪!”殿中侍御史还是那个云遮月嗓子的黑大汉,一嗓子吼起来,登时地动山摇。百官纷纷手持芴板,缓缓低下了头。只听得环佩叮咚,在一群女官、宫女、金甲武士的簇拥下,太后唐姬缓缓出现了。她的身后,是新任内侍监刘娥,刘娥的怀中抱着年幼的天子。再后面,就是温王吕布和昭懿君严嫣了。昭懿君的封号,是三日前获封的,其爵比照郡王。
  “臣等参见太后!参见天子!参见温王和昭懿君!”一见唐姬等驾临,文武百官们立刻就俯下身子,行了大礼。“礼毕,百官平身!入座!”殿中侍御史的声音再次响起来了,声音浑厚而宽广。“奏乐!奏《大风歌》、《郊祀歌》,以示忘战必危,告慰大汉列祖列宗之意!”
  《大风歌》的歌词只有三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本朝高帝刘邦还归故乡,与乡间父老饮酒之时所做。此歌充满楚地风情,慷慨激昂,令人闻之不觉泪下。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帝曾经教沛中少儿一百二十人歌唱,亲自击筑伴奏。唱到后来,“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郊祀歌》十九首,是武帝之时,著名的音乐大家李延年所做,用于皇家祭祀乐舞。其中的《黄鹄》、《陇头》、《出关》、《入关》等曲,尤为优美。如今由乐府乐人们一一奏来,直听得文武大臣们不由得击节赞叹了。有些久经沙场的老将,竟然听得身临其境,热泪盈眶了。
  就在阵阵丝竹声中,侍女们穿梭如织,将美酒佳肴次第端了上来。一时之间,偌大的德阳店中,一股食物的香气缓缓蔓延开来。在阵阵音乐声中,一队队身姿曼妙的舞女婆娑起舞,裙裾飘扬,如丝如滑。一排排身材壮健的金甲武士,在阵阵怒吼声中,操演《大司马破阵乐》。
  “夫人,想当年,你不顾岳父的反对,毅然决然嫁给了我。当时,我就立下誓言,一定要你享尽人世间的富贵。此时此刻,不知夫人可曾满意否?”吕布双手举起了手中的酒盏,满脸笑意地向严嫣致意。“此时此刻,臣妾心中甚是满意。只是不知,十余载后,天下一统,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之时,这德阳殿中又会是何等模样?”严嫣笑意盈盈,双手举起了酒盏。
  “饮酒!”严嫣轻声说道,眼角眉梢都是笑意。“饮酒!”吕布的脸上顿时升起了一团红晕。此时此刻,他想起了年少轻狂之时,和严嫣一起经历的那些苦日子。是燕山飞雪大如席。雪夜纵马驰奔,追击鲜卑人的恣意汪洋?还是金樽美酒斗十千,与部曲大呼汉军威武之时的放浪形骸?还是红袖添香夜读书,夜半三更之时,他与严嫣之间的喁喁笑语和浅唱低吟?
  如今,往事或历历在目,或不堪回首,俱往矣!但愿明早醒来,天色仍是如此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