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
听到这里,刘延宁才眼前一亮,随后想想又觉得这种亲事,他师傅好像也不好插手,遂低声道:“师傅若是为难的话便算了,家中也是为青青好,也不会随便把她……”
江远辰挥了挥手,淡淡的道:“你家中自然不会随便对待此事,只是江州什么情况,想必你自己比为师更清楚,青青那么聪明伶俐的姑娘,订了亲指不定就是一辈子待在江州,你觉得她会高兴,会开心吗?”
刘延宁默默的摇头,他自己的妹妹,他当然清楚,小丫头还想着等他进京赶考,就跟他一起去京城呢。其实他们兄妹都一样,不安于现状,当初小小的落水村栓不住妹妹,现在的江州自然也困不住她。
有时候,刘延宁甚至很赞同爷爷的话,青青就是生错了性别,一个小姑娘,偏偏不爱呆在家中,就喜欢往外跑,以往在老家,她就想跟着自己来江州,后边如愿了,他去省府赶考,妹妹又特别兴奋的要跟着去,今年因为师傅发了话,她不敢违抗师傅的命令,心头却还是有些怨念颇深的。
这样的妹妹,让她一辈子守在江州,她如何会乐意?
刘延宁一时沉默下来。
“京城的情况你也多少了解了,侯府矗立数百年,江氏族人众多,江氏旁支,以及身旁的世交姻亲中,年轻出色的子弟也不少,日后进了京你也不必操心此时,为师托家中长辈帮忙张罗,看在为师和你师妹的份上,家中也能为青青寻一位合适的良人。”江远辰说着,又道,“当然了,四年太长,世事无常,或许哪一日发生意外,你四年后无法进京赶考,那也不必担心,为师到时候便认青青做干女儿,定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你不必有压力。”
江远辰说的意外是指刘大爷和蒋氏,在刘青看来,刘大爷他们这个年岁尚且年轻,但实际上老两口已经是快要当曾祖的人了,在这儿绝对是老年人。
刘大爷夫妻俩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意外去世,按照这儿的规定,祖父祖母去世,是要守孝一年,科举自然也要避开的。
江远辰连这一点都想到了,心细如发,可见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心里已经把刘青当成另一个女儿了。
“师傅。”刘延宁没想到他师傅竟会这般,师傅是百年世家出身,侯府公子,又五皇子的亲舅舅,身份尊贵,他要认干女儿,岂是能随便的?
刘延宁惊的站起来,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如果师傅要收当干儿子,他定然劝师傅打消主意,他已经拜在师傅名下,受他恩惠良多,万不敢再占这个便宜。
可是师傅要认的是妹妹,他如何能拒绝?刘延宁本来内心就一直觉得亏欠他妹妹,她年纪小的时候自己忙于学业,未曾照顾过她,现在妹妹跟在他身边,也不是他做了什么,都是妹妹自己有本事。
师傅说的这些,对妹妹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让妹妹往后的前程都不必再担忧,他又如何忍心拒绝?
刘延宁内心陷入纠结之中,江远辰已经铺开了纸,道:“替为师研磨。”
“是。”刘延宁条件反射的应声,走到书桌旁一丝不苟的磨墨。
直到江远辰动了笔,刘延宁才反应过来他要写什么,一时有些无措:“师傅……”
江远辰并不理他,径自挥毫泼墨,不一会儿,一封书信便已写成,江远辰塞进信封里,落笔是刘金山亲启。
刘金山就是刘大爷的大名,虽然村里人这种大名都不大用得上,一般都是喊小名或者排行,但刘延宁拜师的时候,祖籍、家庭关系这些都是要详细说明的,因此,江远辰一直知道刘大爷的名字。
江远辰把信给了刘延宁:“把信给你娘他们看,他们自会明白。青青那儿便不必提了,免得叫她落了心事。”
刘延宁双手接过信,深深地福身道:“徒儿谢过师傅,叫师傅费心了。”
“不是为了你,为师不过是心疼青青罢了。”江远辰摆了摆手,不甚在意的道,“不过此事已了,你不必再惦记,往后只管安心念书便是。”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又一个订婚危机,解决的悄无声息,刘青作为当事人,她甚至一点消息都不知道,李氏听儿子念过江先生写的信后,连着几日都笑容满面,脚下生风,刘青还当她是因为亲哥考上举人的那股高兴劲还没有过去。
过了十来日,刘二叔他们照例进城送货。因着年初省府的铺子生意大好,一个铺子就顶了他们江州四五个铺子的生意,张家也是有成算的,很快省府又开了两家铺子,靠近省府的州县,也开起了七八个铺子。
也就是说,短短半年里,他们已经开了近十家分店了。又因为这些分店几乎都是集中在上半年里开起来的,先不说盈利,就是成本也要耗费不少,所以年中结账的时候,刘青他们分到的钱,并没有比去年多多少。
不过眼见着这么多店铺,需求量大,刘家人几乎每个月都要进城送一次货,不仅是手工皂,还有口红。这么大的消耗,可想而知到年底分红的时候,一定能赚得钵体满。
虽然赚了钱,刘家人也一年比一年忙,刘二叔他们并没有在城里逗留,因为这一阵家中在盖房子,实在走不开,去刘青他们家拿了些李氏做的吃食,也没有等侄子侄女中午回来,边吃边上路回家了。
李氏倒是急着把江远辰写的信让公婆瞧,就叫刘二叔他们一起带回去了。
现在家里的孩子都上了几年学,不至于连一封信也看不明白。
事实上家里几个小萝卜头念书都还不错,至少得到了刘延宁的认可,这次刘延宁延宁中举后,也跟家里建议了,等明年家里松快些,就把弟弟们也送到城里来读书。
刘延宁的想法很简单,这几个堂弟才六七岁,因为开蒙早,前期又有他娘和妹妹盯着,不敢松懈,念的倒比村里其他孩子好,大概是得了赞赏,头一两年几个孩子上进的劲头都很足。
才开蒙不到三年,眼下其实还瞧不出他们的资质,不过读书是持之以恒的事情,几个弟弟年纪还小,现在不叫他们读书,在家也是摸鸡逗狗,如今家中又不缺他们上学的钱,还不如让他们一直读下去。
几个弟弟往后若能有出息,考个功名,是再好不过的,就是考不到,会识字念书,便能算账,家里这摊子越摆越大,眼下有爷撑着勉强还好,再过几年,连爷都未必撑得住,弟弟们读了书,也能帮撑着家里,至于前程这些,他来挣就成。
刘延宁心里还是看重这些弟弟们的,他就一个亲妹妹,没有亲弟弟,他自己还是家里人省吃俭用供上学的,兄弟里头也不必分亲的堂的,都是他的兄弟,如今他不急着进京赶考,有这四年时间,也能把年纪尚小的弟弟们带到身边,稍微照看些。
刘延宁的这份心思,完全是站在整个刘家的立场,三个小的,正好三房各一个,往后孩子们跟了大哥学本事,有出息了,哪一房也不吃亏,因此三房对刘延宁的建议都求之不得。
至于刘大爷和蒋氏,手心手背都是肉,子孙若都能有出息,那是天大的好事,万不敢拦着。
蒋氏还在说如果孙子们都来城里,他们现在住的院子太小了,得典一间大些的屋子,刘大爷却已经在计划年底分了钱,看看够不够在江州也买间院子,大孙子不必急着进京赶考,一时半会便不必担心盘缠的问题,以孙子现在举人的身份,能在江州买个间屋子也是好的。
不过这还是刘大爷老两口的心思,刘家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暂时还没有功夫商量这些。
刘家收到江远辰亲自写的信,惊喜激动自不必提,有江先生作保,往后青青的婚事他必定张目,而且江先生信里还隐隐表露出以后要带他们兄妹一起进京的意思,也就是说,江先生打算把青青嫁到京城去了。
能够生活在皇城脚下,那是何等的荣幸!
刘家一时欢喜非常,最欢喜的自然还是刘大爷和蒋氏,刘大爷是觉得自己眼光没错,他孙女果然是个有前程的,去年刚错过方秀才那样的亲事,立刻就被江先生收在身边教导了,今年孙子考上举人,她的婚事也跟着更上一层,江先生现在又要给孙女做主,往后带她去京城,这不是出息是什么?
刘家人对江远辰的话一向奉若圣旨,江远辰叫他们暂且不必向刘青透露这个,他们便守口如瓶,一个字儿也没透露,再加上刘青现在跟他们相处的少,一年里待得最多的也就过年,而距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到那个时候,他们的热情劲也过去,就更不会透露信息了。
刘青这回确实被瞒的紧,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她也发现一个问题,无伤大雅,就是有一段日子,她发现江景行向她投入的目光越来越多了。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在自己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一向含蓄,江景行就是看刘青的目光多了些,碰到的次数频繁了些,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太出格,刘青就是发现了反常,总不能无凭无据的,冲上去质问对方看她做什么吧?
且不说刘青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被看两眼还不至于生出被调戏了的羞耻感,而且刘青也实在没有这个脸认为江景行是欣赏喜欢自己。
她虽然心理年龄成熟,可是顶着未满十四岁的萝莉身躯,谁看得到她成熟的灵魂?江景行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真要情窦初开,至少也是对他同龄的姑娘,女孩成熟的早,十七八岁已经快发育完全了,身材凹凸有致,鲜嫩的脸蛋,洋溢着青春和娇美的气质,这才是适合初恋的年纪。
江景行除非眼睛有问题,不然能看上她?
刘青在心里把自己否认了一遍,就更不好问江景行反常的原因了,人家没这个想法,被她这么问岂不是太尴尬?
再说她也知道江景行的性格,看着温文尔雅,十分无害,其实比她哥老奸巨猾多了,他想说的话,早晚会说,他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刘青索性当作什么都没发现的样子,以往怎么和江景行相处,现在也如此,反正只要她态度不变,守住本心,不要自作多情,被美少年多看两眼就心脏随便乱跳,就不怕他做什么。
他总不会天天看她是在心里琢磨怎么把她卖个好价钱。
想到这些,刘青坦然的很,只是她忘记了一个词,潜移默化,也许日子长了,并不是他恢复了以往的状态,而是她习惯并接受了他现在的样子呢?
刘青现在还没有想太多,也没时间想太多,正在刘家热火朝天进行盖房子大业的时候,她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从江景行这里传来的,江景行安排人生产的香水,第一批已经成了,江景行挑了些样品回来鉴定,味道虽然跟刘青她们做的有些许细微差异,但是相差并不大,便确定可以大量投入生产,年前就能把铺子开起来了。
江景行这个生意,刘青也有一份在内,江曼桢虽然一开始不肯接受这一份,但现在听见生意有眉目了,也多了许多兴趣。
谈起生意,刘青自认为是个前辈,她比江景行都更先接触——早几年她卖茶叶蛋的时候,江景行还只会吃茶叶蛋。但是江曼桢却是实实在在的新手,比起在家里鼓捣这些那些,做生意听起来正经多了,十来岁的小姑娘,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这半年身子又养的好,有精力忙这些,江景行也依她,一趟趟往后院跑,三个人就像创业合作伙伴,什么都要聚头商量一遍。
不知不觉,刘青已经彻底忘记江景行反常的事,有了共同创业的情谊,关系反而更亲近一些了。
刘延宁自从江曼桢来了江州,对江景行就不再防贼似的防着,因为他跟妹妹每次见面,都少不了江曼桢在旁边,刘延宁还是放心的。
尤其是最近,江景行那么安慰了自己一场,刘延宁更觉得他只是像自己一样,把妹妹当亲妹妹了,毕竟连师傅都说想收妹妹当干女儿了。
就拿他自己来说,师妹来这里快一年,平日里见的面多,接触的却少,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把师妹当另一个妹妹的,这便是男人的责任,师傅待他如亲子,若是他对师妹有想法,岂不成了禽兽?
以己度人,刘延宁相信有君子风度的好友,是跟自己一样的。刘延宁也不拦着他们三个天天碰头详谈了。
至于大家长江远辰,一来他向来不管这个,二来他这阵子对女儿和刘青,越发有些千依百顺的纵容,见两个小姑娘都开心,自己的侄子自己放心,他就更是没放在心上了。
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刘青每日和江景行相处的时间,比跟她亲哥在一起都更多了。
三个人整日这么商量着,也不是瞎忙活,至少腊月前夕,第一家香水铺子便要开张了。
香水跟手工皂一样,本身还是高端产品,无论是江景行还是刘青,都没有想过在江州开店,他们第一家铺子开在省府,江府有马车,江景行还会自己骑马,快马加鞭的话,省府到江州也就不到两个时辰,比刘家进城还方便些,因此江景行并没有为了照顾生意搬到省府去,店铺开张,最忙的那几日,也不过是早出晚归而已。
☆、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景行全权负责的第一家铺子,还只是开在省府,或许对他们江家而言不算什么,但对于出了力的三个人,都挺紧张并且期待的。
铺子开张第一日,江景行也是当天从江州出发去省府,刘青和江曼桢早就请示过江远辰,这日要和江景行一起去省府。
江远辰以前就对刘青十分纵容,现在女儿又来了,虽然父女俩都很含蓄,见面还是不太表达感情,大概这就是他们这个时代人的特色,像刘青这种外露的还是比较少,要不是江曼桢比她小了好几岁,脸还没有长开,她的性格当刘青的姐姐都绰绰有余了。
尽管父女俩都不善于表达,却都是行动派,江曼桢对父亲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默默给他做鞋子衣裳荷包,而江远辰对女儿的关爱,便是千依百顺,给足了她们自由。
在李氏面前,江曼桢也是个很好的助攻,李氏一听女儿说江姑娘和他们一起去,就放心了,江姑娘可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再没见过比江姑娘更有规矩的人了。
关键是他们家青青和江姑娘一起玩了快一年,竟然也有些像江姑娘一样了,以往跳脱的性子,在外面是彻底收住了,说话走路都感觉和以往不一样了,感觉特别好看,就像书上说的那种气质——李氏不知道这些都是林妈调/教的功劳,还以为他们家平日里总青青和江姑娘在一起,才受到这么好的影响。
李氏巴不得女儿日日都和江姑娘形影不离才好,最好是以后也出落的跟江姑娘一样优雅大方,走出去也像个大家闺秀一样。
听到刘青说要和江姑娘一起去省府,并且为了方便,出发前一天晚上她在师傅家,和江姑娘一起睡后,李氏二话不说就同意。
刘青跟江景行他们合伙卖香水的事,不但李氏知道,连刘延宁也知道了,刘延宁比李氏知道的还多些。李氏只当是这三个孩子的事,刘延宁却猜得到江景行是代表侯府出面,因为他现在已经打理着侯府在江南这一带的庶务。
正是因为有侯府的关系,刘延宁更支持他们的合作了,他甚至比期盼家里的生意,更希望江景行他们这个摊子搭起来。
原因无他,如果刘延宁以前还只当他拜师,就是多了个师傅,往后听师傅的话,孝顺他老人家这么简单的话,自从上次师傅和他详谈后,刘延宁明白,他已经跟师傅身后的江宁侯府,站在一块了。
刘延宁自己倒不是不乐意,他比谁都清楚,想要得到什么,势必要付出些东西。更何况江宁侯府百年世家,出自江宁侯府的江淑妃膝下又有个成年皇子,只要五皇子一系不卷入谋逆大罪,五皇子安全,江宁侯府就安全,依附于侯府的人自然也安全。
事实上想依附于江宁侯府的恐怕大有人在。
刘延宁首先考虑的,反而是这件事对家人的影响,母亲和长辈们暂且看不出,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妹妹了。师傅都明白说了,妹妹以后的婚事有他负责,不论他四年后能否金榜题名,师傅都会让侯府出面,帮妹妹说一门好亲事。
当时听到这个承诺,刘延宁是惊喜中带着些无措,好比中大奖的感觉,只是后面细想之下,又开始担心了。
刘延宁倒不是担心师傅把他妹妹给卖了,再不谙世事的人也该知道,师傅的承诺,明显就是给他们占了大便宜,就算是江宁侯府的旁支,或者是与之交好的家族旁支,那也是世家出身,有侯府照看,便是自家没落,前程也要比他好上许多,侯府出面帮妹妹寻亲事,无论如何都要叫妹妹高嫁,否则师傅也不会说叫侯府长辈出面了。
正是因为妹妹日后要高嫁,刘延宁才更有压力,他希望自己能够争气一些,四年后金榜题名,妹妹到时候出嫁也体面些。他们现在的生意能做好做大就更好了,景行其实是在帮侯府打理生意,也就是说妹妹是跟侯府合作,这生意做大了,往后不论师傅给妹妹说什么样的亲事,她嫁出去手里至少也有了依仗,叫对方不能轻视于她。
别说妹妹现在对这生意上心,自个儿便会盯着,就是她不在意,刘延宁也会想办法叫她上心。
于是,刘青去省府一日游,轻易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李氏甚至叮嘱她:“若是回来的太晚,不方便的话,你明日便在江先生那儿住一晚,免得江公子他们特意跑一趟,再送你回来。”
刘青笑道:“娘,在师傅家住一晚,岂不是更麻烦他们?”
被女儿戳破了小心思,李氏窘迫的拍了下她的头:“随你了,你想回来便回来。”
刘青便收拾了下东西,在亲哥的陪同下去了江府。
刘延宁只是送她去江府住,他不跟着去省府,自然不用住在师傅家,看着妹妹随林妈进后院了,他便同陪在旁边的江景行和曹声扬说了告辞。
刘青近来和江曼桢形影不离,关系处得非常好,要刘青今天晚上在江府住,起初就是她们两个商量的,江曼桢还没和别人一起睡过,非常想体验一下。刘青以前不习惯和别人同睡,但如今都跟她娘睡在一起几年了,跟她娘睡还是跟江曼桢睡,都没什么区别,不过小姑娘连卧谈会都没体验过,青春等于白过了,刘青还是很理解江曼桢的,现在天气也快转凉了,两个人一起睡刚好开可以取暖,刘青愿意陪江曼桢体验一次。
林妈便直接带了刘青去江曼桢的屋子。
这时节天黑得早,江府虽然不用省几根蜡烛钱,但是考虑到江曼桢的身子,林妈她们也严格看着自家姑娘,刚入夜就哄着她洗漱去床上躺着,点灯无论是看书还是刺绣,都容易伤神。
江曼桢的作息,就是刘青来了也没办法改变。
好在刘青也不是她哥那种学霸,她在家晚上都和亲哥一起看书,是因为她无聊,太早又睡不着,便给自己找点事做打发时间,今天可以和小伙伴谈天说地,刘青当然不会坚持要看几页书才睡觉,两个小姑娘各自洗漱完,便早早钻被窝说悄悄话去了。
第二日,刘青和江曼桢天没亮就起来了,借着要开始赚钱了的兴奋,刘青居然没有赖床,江曼桢的乳娘在外面一喊就起来了,顺便把旁边的江曼桢也拉起来了。
江远辰挥了挥手,淡淡的道:“你家中自然不会随便对待此事,只是江州什么情况,想必你自己比为师更清楚,青青那么聪明伶俐的姑娘,订了亲指不定就是一辈子待在江州,你觉得她会高兴,会开心吗?”
刘延宁默默的摇头,他自己的妹妹,他当然清楚,小丫头还想着等他进京赶考,就跟他一起去京城呢。其实他们兄妹都一样,不安于现状,当初小小的落水村栓不住妹妹,现在的江州自然也困不住她。
有时候,刘延宁甚至很赞同爷爷的话,青青就是生错了性别,一个小姑娘,偏偏不爱呆在家中,就喜欢往外跑,以往在老家,她就想跟着自己来江州,后边如愿了,他去省府赶考,妹妹又特别兴奋的要跟着去,今年因为师傅发了话,她不敢违抗师傅的命令,心头却还是有些怨念颇深的。
这样的妹妹,让她一辈子守在江州,她如何会乐意?
刘延宁一时沉默下来。
“京城的情况你也多少了解了,侯府矗立数百年,江氏族人众多,江氏旁支,以及身旁的世交姻亲中,年轻出色的子弟也不少,日后进了京你也不必操心此时,为师托家中长辈帮忙张罗,看在为师和你师妹的份上,家中也能为青青寻一位合适的良人。”江远辰说着,又道,“当然了,四年太长,世事无常,或许哪一日发生意外,你四年后无法进京赶考,那也不必担心,为师到时候便认青青做干女儿,定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你不必有压力。”
江远辰说的意外是指刘大爷和蒋氏,在刘青看来,刘大爷他们这个年岁尚且年轻,但实际上老两口已经是快要当曾祖的人了,在这儿绝对是老年人。
刘大爷夫妻俩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意外去世,按照这儿的规定,祖父祖母去世,是要守孝一年,科举自然也要避开的。
江远辰连这一点都想到了,心细如发,可见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心里已经把刘青当成另一个女儿了。
“师傅。”刘延宁没想到他师傅竟会这般,师傅是百年世家出身,侯府公子,又五皇子的亲舅舅,身份尊贵,他要认干女儿,岂是能随便的?
刘延宁惊的站起来,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如果师傅要收当干儿子,他定然劝师傅打消主意,他已经拜在师傅名下,受他恩惠良多,万不敢再占这个便宜。
可是师傅要认的是妹妹,他如何能拒绝?刘延宁本来内心就一直觉得亏欠他妹妹,她年纪小的时候自己忙于学业,未曾照顾过她,现在妹妹跟在他身边,也不是他做了什么,都是妹妹自己有本事。
师傅说的这些,对妹妹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让妹妹往后的前程都不必再担忧,他又如何忍心拒绝?
刘延宁内心陷入纠结之中,江远辰已经铺开了纸,道:“替为师研磨。”
“是。”刘延宁条件反射的应声,走到书桌旁一丝不苟的磨墨。
直到江远辰动了笔,刘延宁才反应过来他要写什么,一时有些无措:“师傅……”
江远辰并不理他,径自挥毫泼墨,不一会儿,一封书信便已写成,江远辰塞进信封里,落笔是刘金山亲启。
刘金山就是刘大爷的大名,虽然村里人这种大名都不大用得上,一般都是喊小名或者排行,但刘延宁拜师的时候,祖籍、家庭关系这些都是要详细说明的,因此,江远辰一直知道刘大爷的名字。
江远辰把信给了刘延宁:“把信给你娘他们看,他们自会明白。青青那儿便不必提了,免得叫她落了心事。”
刘延宁双手接过信,深深地福身道:“徒儿谢过师傅,叫师傅费心了。”
“不是为了你,为师不过是心疼青青罢了。”江远辰摆了摆手,不甚在意的道,“不过此事已了,你不必再惦记,往后只管安心念书便是。”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又一个订婚危机,解决的悄无声息,刘青作为当事人,她甚至一点消息都不知道,李氏听儿子念过江先生写的信后,连着几日都笑容满面,脚下生风,刘青还当她是因为亲哥考上举人的那股高兴劲还没有过去。
过了十来日,刘二叔他们照例进城送货。因着年初省府的铺子生意大好,一个铺子就顶了他们江州四五个铺子的生意,张家也是有成算的,很快省府又开了两家铺子,靠近省府的州县,也开起了七八个铺子。
也就是说,短短半年里,他们已经开了近十家分店了。又因为这些分店几乎都是集中在上半年里开起来的,先不说盈利,就是成本也要耗费不少,所以年中结账的时候,刘青他们分到的钱,并没有比去年多多少。
不过眼见着这么多店铺,需求量大,刘家人几乎每个月都要进城送一次货,不仅是手工皂,还有口红。这么大的消耗,可想而知到年底分红的时候,一定能赚得钵体满。
虽然赚了钱,刘家人也一年比一年忙,刘二叔他们并没有在城里逗留,因为这一阵家中在盖房子,实在走不开,去刘青他们家拿了些李氏做的吃食,也没有等侄子侄女中午回来,边吃边上路回家了。
李氏倒是急着把江远辰写的信让公婆瞧,就叫刘二叔他们一起带回去了。
现在家里的孩子都上了几年学,不至于连一封信也看不明白。
事实上家里几个小萝卜头念书都还不错,至少得到了刘延宁的认可,这次刘延宁延宁中举后,也跟家里建议了,等明年家里松快些,就把弟弟们也送到城里来读书。
刘延宁的想法很简单,这几个堂弟才六七岁,因为开蒙早,前期又有他娘和妹妹盯着,不敢松懈,念的倒比村里其他孩子好,大概是得了赞赏,头一两年几个孩子上进的劲头都很足。
才开蒙不到三年,眼下其实还瞧不出他们的资质,不过读书是持之以恒的事情,几个弟弟年纪还小,现在不叫他们读书,在家也是摸鸡逗狗,如今家中又不缺他们上学的钱,还不如让他们一直读下去。
几个弟弟往后若能有出息,考个功名,是再好不过的,就是考不到,会识字念书,便能算账,家里这摊子越摆越大,眼下有爷撑着勉强还好,再过几年,连爷都未必撑得住,弟弟们读了书,也能帮撑着家里,至于前程这些,他来挣就成。
刘延宁心里还是看重这些弟弟们的,他就一个亲妹妹,没有亲弟弟,他自己还是家里人省吃俭用供上学的,兄弟里头也不必分亲的堂的,都是他的兄弟,如今他不急着进京赶考,有这四年时间,也能把年纪尚小的弟弟们带到身边,稍微照看些。
刘延宁的这份心思,完全是站在整个刘家的立场,三个小的,正好三房各一个,往后孩子们跟了大哥学本事,有出息了,哪一房也不吃亏,因此三房对刘延宁的建议都求之不得。
至于刘大爷和蒋氏,手心手背都是肉,子孙若都能有出息,那是天大的好事,万不敢拦着。
蒋氏还在说如果孙子们都来城里,他们现在住的院子太小了,得典一间大些的屋子,刘大爷却已经在计划年底分了钱,看看够不够在江州也买间院子,大孙子不必急着进京赶考,一时半会便不必担心盘缠的问题,以孙子现在举人的身份,能在江州买个间屋子也是好的。
不过这还是刘大爷老两口的心思,刘家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暂时还没有功夫商量这些。
刘家收到江远辰亲自写的信,惊喜激动自不必提,有江先生作保,往后青青的婚事他必定张目,而且江先生信里还隐隐表露出以后要带他们兄妹一起进京的意思,也就是说,江先生打算把青青嫁到京城去了。
能够生活在皇城脚下,那是何等的荣幸!
刘家一时欢喜非常,最欢喜的自然还是刘大爷和蒋氏,刘大爷是觉得自己眼光没错,他孙女果然是个有前程的,去年刚错过方秀才那样的亲事,立刻就被江先生收在身边教导了,今年孙子考上举人,她的婚事也跟着更上一层,江先生现在又要给孙女做主,往后带她去京城,这不是出息是什么?
刘家人对江远辰的话一向奉若圣旨,江远辰叫他们暂且不必向刘青透露这个,他们便守口如瓶,一个字儿也没透露,再加上刘青现在跟他们相处的少,一年里待得最多的也就过年,而距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到那个时候,他们的热情劲也过去,就更不会透露信息了。
刘青这回确实被瞒的紧,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她也发现一个问题,无伤大雅,就是有一段日子,她发现江景行向她投入的目光越来越多了。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在自己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一向含蓄,江景行就是看刘青的目光多了些,碰到的次数频繁了些,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没有太出格,刘青就是发现了反常,总不能无凭无据的,冲上去质问对方看她做什么吧?
且不说刘青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被看两眼还不至于生出被调戏了的羞耻感,而且刘青也实在没有这个脸认为江景行是欣赏喜欢自己。
她虽然心理年龄成熟,可是顶着未满十四岁的萝莉身躯,谁看得到她成熟的灵魂?江景行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真要情窦初开,至少也是对他同龄的姑娘,女孩成熟的早,十七八岁已经快发育完全了,身材凹凸有致,鲜嫩的脸蛋,洋溢着青春和娇美的气质,这才是适合初恋的年纪。
江景行除非眼睛有问题,不然能看上她?
刘青在心里把自己否认了一遍,就更不好问江景行反常的原因了,人家没这个想法,被她这么问岂不是太尴尬?
再说她也知道江景行的性格,看着温文尔雅,十分无害,其实比她哥老奸巨猾多了,他想说的话,早晚会说,他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刘青索性当作什么都没发现的样子,以往怎么和江景行相处,现在也如此,反正只要她态度不变,守住本心,不要自作多情,被美少年多看两眼就心脏随便乱跳,就不怕他做什么。
他总不会天天看她是在心里琢磨怎么把她卖个好价钱。
想到这些,刘青坦然的很,只是她忘记了一个词,潜移默化,也许日子长了,并不是他恢复了以往的状态,而是她习惯并接受了他现在的样子呢?
刘青现在还没有想太多,也没时间想太多,正在刘家热火朝天进行盖房子大业的时候,她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从江景行这里传来的,江景行安排人生产的香水,第一批已经成了,江景行挑了些样品回来鉴定,味道虽然跟刘青她们做的有些许细微差异,但是相差并不大,便确定可以大量投入生产,年前就能把铺子开起来了。
江景行这个生意,刘青也有一份在内,江曼桢虽然一开始不肯接受这一份,但现在听见生意有眉目了,也多了许多兴趣。
谈起生意,刘青自认为是个前辈,她比江景行都更先接触——早几年她卖茶叶蛋的时候,江景行还只会吃茶叶蛋。但是江曼桢却是实实在在的新手,比起在家里鼓捣这些那些,做生意听起来正经多了,十来岁的小姑娘,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这半年身子又养的好,有精力忙这些,江景行也依她,一趟趟往后院跑,三个人就像创业合作伙伴,什么都要聚头商量一遍。
不知不觉,刘青已经彻底忘记江景行反常的事,有了共同创业的情谊,关系反而更亲近一些了。
刘延宁自从江曼桢来了江州,对江景行就不再防贼似的防着,因为他跟妹妹每次见面,都少不了江曼桢在旁边,刘延宁还是放心的。
尤其是最近,江景行那么安慰了自己一场,刘延宁更觉得他只是像自己一样,把妹妹当亲妹妹了,毕竟连师傅都说想收妹妹当干女儿了。
就拿他自己来说,师妹来这里快一年,平日里见的面多,接触的却少,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把师妹当另一个妹妹的,这便是男人的责任,师傅待他如亲子,若是他对师妹有想法,岂不成了禽兽?
以己度人,刘延宁相信有君子风度的好友,是跟自己一样的。刘延宁也不拦着他们三个天天碰头详谈了。
至于大家长江远辰,一来他向来不管这个,二来他这阵子对女儿和刘青,越发有些千依百顺的纵容,见两个小姑娘都开心,自己的侄子自己放心,他就更是没放在心上了。
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刘青每日和江景行相处的时间,比跟她亲哥在一起都更多了。
三个人整日这么商量着,也不是瞎忙活,至少腊月前夕,第一家香水铺子便要开张了。
香水跟手工皂一样,本身还是高端产品,无论是江景行还是刘青,都没有想过在江州开店,他们第一家铺子开在省府,江府有马车,江景行还会自己骑马,快马加鞭的话,省府到江州也就不到两个时辰,比刘家进城还方便些,因此江景行并没有为了照顾生意搬到省府去,店铺开张,最忙的那几日,也不过是早出晚归而已。
☆、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景行全权负责的第一家铺子,还只是开在省府,或许对他们江家而言不算什么,但对于出了力的三个人,都挺紧张并且期待的。
铺子开张第一日,江景行也是当天从江州出发去省府,刘青和江曼桢早就请示过江远辰,这日要和江景行一起去省府。
江远辰以前就对刘青十分纵容,现在女儿又来了,虽然父女俩都很含蓄,见面还是不太表达感情,大概这就是他们这个时代人的特色,像刘青这种外露的还是比较少,要不是江曼桢比她小了好几岁,脸还没有长开,她的性格当刘青的姐姐都绰绰有余了。
尽管父女俩都不善于表达,却都是行动派,江曼桢对父亲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默默给他做鞋子衣裳荷包,而江远辰对女儿的关爱,便是千依百顺,给足了她们自由。
在李氏面前,江曼桢也是个很好的助攻,李氏一听女儿说江姑娘和他们一起去,就放心了,江姑娘可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再没见过比江姑娘更有规矩的人了。
关键是他们家青青和江姑娘一起玩了快一年,竟然也有些像江姑娘一样了,以往跳脱的性子,在外面是彻底收住了,说话走路都感觉和以往不一样了,感觉特别好看,就像书上说的那种气质——李氏不知道这些都是林妈调/教的功劳,还以为他们家平日里总青青和江姑娘在一起,才受到这么好的影响。
李氏巴不得女儿日日都和江姑娘形影不离才好,最好是以后也出落的跟江姑娘一样优雅大方,走出去也像个大家闺秀一样。
听到刘青说要和江姑娘一起去省府,并且为了方便,出发前一天晚上她在师傅家,和江姑娘一起睡后,李氏二话不说就同意。
刘青跟江景行他们合伙卖香水的事,不但李氏知道,连刘延宁也知道了,刘延宁比李氏知道的还多些。李氏只当是这三个孩子的事,刘延宁却猜得到江景行是代表侯府出面,因为他现在已经打理着侯府在江南这一带的庶务。
正是因为有侯府的关系,刘延宁更支持他们的合作了,他甚至比期盼家里的生意,更希望江景行他们这个摊子搭起来。
原因无他,如果刘延宁以前还只当他拜师,就是多了个师傅,往后听师傅的话,孝顺他老人家这么简单的话,自从上次师傅和他详谈后,刘延宁明白,他已经跟师傅身后的江宁侯府,站在一块了。
刘延宁自己倒不是不乐意,他比谁都清楚,想要得到什么,势必要付出些东西。更何况江宁侯府百年世家,出自江宁侯府的江淑妃膝下又有个成年皇子,只要五皇子一系不卷入谋逆大罪,五皇子安全,江宁侯府就安全,依附于侯府的人自然也安全。
事实上想依附于江宁侯府的恐怕大有人在。
刘延宁首先考虑的,反而是这件事对家人的影响,母亲和长辈们暂且看不出,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妹妹了。师傅都明白说了,妹妹以后的婚事有他负责,不论他四年后能否金榜题名,师傅都会让侯府出面,帮妹妹说一门好亲事。
当时听到这个承诺,刘延宁是惊喜中带着些无措,好比中大奖的感觉,只是后面细想之下,又开始担心了。
刘延宁倒不是担心师傅把他妹妹给卖了,再不谙世事的人也该知道,师傅的承诺,明显就是给他们占了大便宜,就算是江宁侯府的旁支,或者是与之交好的家族旁支,那也是世家出身,有侯府照看,便是自家没落,前程也要比他好上许多,侯府出面帮妹妹寻亲事,无论如何都要叫妹妹高嫁,否则师傅也不会说叫侯府长辈出面了。
正是因为妹妹日后要高嫁,刘延宁才更有压力,他希望自己能够争气一些,四年后金榜题名,妹妹到时候出嫁也体面些。他们现在的生意能做好做大就更好了,景行其实是在帮侯府打理生意,也就是说妹妹是跟侯府合作,这生意做大了,往后不论师傅给妹妹说什么样的亲事,她嫁出去手里至少也有了依仗,叫对方不能轻视于她。
别说妹妹现在对这生意上心,自个儿便会盯着,就是她不在意,刘延宁也会想办法叫她上心。
于是,刘青去省府一日游,轻易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李氏甚至叮嘱她:“若是回来的太晚,不方便的话,你明日便在江先生那儿住一晚,免得江公子他们特意跑一趟,再送你回来。”
刘青笑道:“娘,在师傅家住一晚,岂不是更麻烦他们?”
被女儿戳破了小心思,李氏窘迫的拍了下她的头:“随你了,你想回来便回来。”
刘青便收拾了下东西,在亲哥的陪同下去了江府。
刘延宁只是送她去江府住,他不跟着去省府,自然不用住在师傅家,看着妹妹随林妈进后院了,他便同陪在旁边的江景行和曹声扬说了告辞。
刘青近来和江曼桢形影不离,关系处得非常好,要刘青今天晚上在江府住,起初就是她们两个商量的,江曼桢还没和别人一起睡过,非常想体验一下。刘青以前不习惯和别人同睡,但如今都跟她娘睡在一起几年了,跟她娘睡还是跟江曼桢睡,都没什么区别,不过小姑娘连卧谈会都没体验过,青春等于白过了,刘青还是很理解江曼桢的,现在天气也快转凉了,两个人一起睡刚好开可以取暖,刘青愿意陪江曼桢体验一次。
林妈便直接带了刘青去江曼桢的屋子。
这时节天黑得早,江府虽然不用省几根蜡烛钱,但是考虑到江曼桢的身子,林妈她们也严格看着自家姑娘,刚入夜就哄着她洗漱去床上躺着,点灯无论是看书还是刺绣,都容易伤神。
江曼桢的作息,就是刘青来了也没办法改变。
好在刘青也不是她哥那种学霸,她在家晚上都和亲哥一起看书,是因为她无聊,太早又睡不着,便给自己找点事做打发时间,今天可以和小伙伴谈天说地,刘青当然不会坚持要看几页书才睡觉,两个小姑娘各自洗漱完,便早早钻被窝说悄悄话去了。
第二日,刘青和江曼桢天没亮就起来了,借着要开始赚钱了的兴奋,刘青居然没有赖床,江曼桢的乳娘在外面一喊就起来了,顺便把旁边的江曼桢也拉起来了。